第二百九十章 袁世凯的末日
民国驻日本公使馆
樱huā开的正好,东京的街头到处是穿着和服盛装的游客,一个三十**岁,西装革履的男子兴致勃勃的望着窗外。
“克公请看,日本nv人宽肩膀、短tuǐ,唯有皮肤细腻还算有可观处,这和服恰好可以遮丑,鞠躬低头之时lù出颈背,倒也颇为动人。”中年男子笑盈盈的道。
“润生兄倒是好兴致,嫂夫人也不管管”沙发上坐着的人一边喝着清酒一边笑着道,口音带着浓重的湖南味道。
“我才不管他,如果他喜欢日本nv人,就由得他娶了,大不了我带着孩子回国,克公,请多喝几杯”一个中年美fù笑道。
这个蓄着胡须一口湖南话的不是别人,正是“二次**”远走东京的黄兴,而那个西装革履衣冠楚楚的人,则是北洋政fǔ派驻日本的公使陆宗舆。中年美fù则是陆宗舆的妻子徐金凤。
来自敌对阵营的两人相处一室把酒言欢,倒也别有一番情趣。
陆宗舆是浙江海宁人,少年时乡人称他为神童。二十岁的时候结婚,新娘子徐金凤和著名的nv**家秋瑾是同学,还曾结拜为姐妹。婚后三天,陆宗舆就告别妻子前往张之dòng创办的湖北自强学堂学习,一年多不回家。再过一年,他向妻子的娘家借贷了一笔钱,独个儿去了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一去又是三年。
一九零二秋,陆宗舆学成归国,在殿试中考得法学第一名,获举人出身。一九零六年冬,陆宗舆以三等参赞的职务陪同五大臣出访欧美,一路走了英、法、美、德、俄、意等国。他们在德国待的时间最长,不仅考察了宪法、国法等现代法律制度,还研究了市政、警政等新政建设。第二年秋天归国,陆宗舆将考察成果写成一本《欧美政治要义》论著,朝廷据此制定新官制,废除了延续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
一九零七年,陆宗舆调任奉天洋务局总办兼管东三省盐务,前往沈阳。当时吉林、黑龙江两省用骡和马运盐,大车一次只能拉几百斤,从长chūn到哈尔滨一个来回要走一两个月,一年中又有七八个月积雪不能走,几万吨的盐积压着运不出去,而哈尔滨等地的老百姓却买不到盐吃。为什么不用火车运盐?问题出在当权的慈禧太后身上,她历来对铁路恐慌,害怕修铁路会冲坏了风水;再则,东北的铁路是俄国人和日本人修筑的,手下人不敢用火车运盐。陆宗舆假装不知此情,找了中长铁路俄方路长谈判,很快第一批盐从铁路起运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