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下)(第1页)

第二百零四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下)

作者话:第三更,求几张月票!零点之前还有第四更!

????分割线????

“日本第二舰队试图进入长江航道?你再说一遍,确定是日本第二舰队的主力?”

“三艘巡洋舰为首的日本第二舰队?司令官是曾经担任日本海军省次官的加藤友三郎?什么?伏见宫亲王也在这支舰队上?”

接到上海领事馆发来的紧急电报,英国公使馆炸了锅,长江航道上冒出几艘外**舰本来不是了不起的事情,辛亥革命的时候,为了防止革命军伤害外国侨民,列强都快把长江当作自己家的菜园子了,从来都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但那时是战况不明,现在民国已经建立,不论是南京临时政fǔ还是袁世凯的北洋政fǔ,包括实际控制长江沿线的江淮军,一直没有和列强发生过直接冲突,而且柴东亮对外资还表示了相当程度的欢迎。外国商人甚至获得了在满清统治期间难以企及的商业自由。

九江、芜湖等地的租界连外国巡捕都撤销了,中国人可以随意进出,租界工部局甚至低三下四的请求九江、芜湖市政fǔ,能够将有轨电车的轨道通到租界,否则的话曾经因为畸形的繁华而傲视华届的租界就成了贫民窟了。

即使是辛亥革命时期,列强也没有成建制的将舰队驶进长江主航道,何况现在民国和列强的关系还算不错。

英国在清末原本控制了中国航运的八成,对外贸易的六成,庚子国变之后,随着美国的mén户开放政策得到列强的响应,英国的垄断地位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等到江淮军控制江南之后,这个比例进一步大幅度下降。到了一九一四年初,英国在航运和对外贸易方面,下降到不足四成,但是比例虽然下降了,实际的贸易却在扩大。随着清末十年新政,尤其是柴东亮控制了江南之后,长江沿线经济开始腾飞,商业活动的大规模发展,中英之间实际的贸易额不降反增。

继传统贸易之后而来的则是直接和间接投资的大规模上升,英资和中英合资企业遍布长江沿线。现在长江中下游对于英国来说,经济地位的重要xìng更甚于清末。

现在日本人明目张胆的要将第二舰队开进长江主航道,这对沿线经济活动的破坏实在是太巨大了,这是英国不能允许的。

英国公使朱尔典火冒三丈,指着日本公使林权助的鼻子连骂带威胁,只是林权助一个xiǎoxiǎo的公使,又怎么敢撸伏见宫亲王的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