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无利不起早(第1页)

第三百一十三章 无利不起早

安庆政治管理学院是在古德诺博士的倡议下建立的,专mén培养未来的公务员人才。柴东亮受邀讲座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围观。梁启超和蔡锷都是一袭青布长衫,看上去颇似学校的教员,并没有引起学子们的注意,

柴东亮在讲台上侃侃而谈,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他没有煽情的言论,没有蛊惑人心的政治语言,而是像一个商人一样分斤掰两。

“我们假定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农民,他每年的收入是十块银元,他需要九块银元维持家庭的基本生活,那么政fǔ能征的税收只能是一块钱。超过了这个标准会怎么样呢?收三块钱,他全家就要挨饿受冻,征收五块钱,农民就必须卖儿鬻nv,当政fǔ征收超过五块的时候,农民的结局无外乎是两种,一种是全家在饥寒jiāo迫中死去,另外一种是铤而走险揭竿而起。

那么,一个农民造反,政fǔ需要投入多少人力物力来镇压呢?最少是一千块钱吧?我这里有个统计数字,清末时候,省道剿灭几个蟊贼,开支往往超过百万之巨,清廷剿灭白莲教起义,投入白银两亿两,相当于嘉庆年间整个清廷四年的全部财政收入,剿灭太平天国的开支,则更是惊人,据不完全统计,超过了四点二亿两白银,接近庚子赔款的数量。而且,兵灾之后地区经济的破坏,以及战后重建经济的开销,都是无法估计的天文数字。

但是每年用在修理河工上的银子,最多不过五百万两,也就是说,如果清朝时期,没有爆发白莲教、太平天国起义,仅仅节省下来的军费,就可以维持清廷八到十年的财政开支,可以用来维修黄河一百至两百年。

那么,这笔钱如果用在民生和教育上会出现什么情况呢?整个中国如果全面实现六年制免费教育,每年需要财政投入六千万到八千万两白银,折合银元一亿两到一亿三千万两之间。一个农民受过六年制教育之后,他就可以到工厂当工人,那么他每年创造的价值将比种田高五到十倍,我们取最低值五倍吧,而他收到的报酬则增加到了三倍,达到三十块银元。他可以拿出十五块银元保证家庭过上相对安稳的生活,同时投入五元作为儿nv的教育。那么,他手里的结余部分是十元,政fǔ即使征收走五元,也不会对他的生活产生太大的影响。

大清灭亡,很多人认为是清廷税率太低,政fǔ掌控的资源不够。实际上的原因则是,国民创造财富的能力太低,清廷无法征收更多的税收,否则的话,清廷的统治绝对不可能维持两百多年之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