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外.号外!柴大总统亲率大军收复青岛,”
“特大新闻,江淮军收复青岛,歼灭日军两万,俘虏四万!”
,”.虹淮军抓获英军俘虏三千!”
“青岛四万德军举白旗投降.中国大获全胜!”
天还没亮,报童就在街上开始吆喝,过往的行人哪怕省一顿早饭钱,饿着肚子也要买一份报纸看看。黄包车夫和街头的苦力,篆拥在路旁,央求那些穿长衫的人给念念前线的最新战报。知识分子成了香饽饽,哪怕长衫再破旧,哪怕只是个小学生,身边都会围满了人,识文断字的人摇头晃脑得意洋洋的将报纸上的新闻念给周围不识字的人听。周围的人则听的热血沸腾,恨不得亲自到山东前线杀几个洋鬼子。
从两广到黑龙江,从胶东半岛到新疆、蒙古,无论任何一个穷乡僻壤到处都有鞭炮的鸣响,老百姓勾了彩脸载歌载舞的上街游行,他们耍着龙灯、舞着狮子、划着早船庆祝收复胶澳租界地。
这是中国自打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主动出兵收复已经丧失的疆土。
青岛之战和收复蒙疆和奉天之战有本质的区别,大清还没亡国的时候,蒙古并没有闹分裂,奉天的日本人也还没动手,江准军出塞北只是消饵了列强和蒙古王公试图趁着辛亥革命的乱象捞一票的企图。而胶东半岛是清末就已经被德国人强租的,夺回青岛就是收复失地况且还一次打败了英国、德国、日本三国,抓了八万多的俘虏。龙口、青岛、雅坊、即墨临时修建了战俘营每天都有大批的人隔着铁门看这些红眉毛绿眼睛的洋鬼子俘虏。日军战俘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德国战俘则若无其事的升旗、跑步,不时还踢场足球,印度锡克兵则嬉皮笑脸的和外面围观的中国百姓打招呼,老百姓则隔着铁门和墙头扔臭鸡蛋和烂白菜根子。
这场空前的大胜,令举国上下大喜如狂,学校和工厂放假,青年学生扯着大红色的横幅走上街头游行,所到之处,店铺放着鞭炮撒着糖果欢迎哪怕是堵塞了道路,行人也报以宽厚的笑容。军人更是神气,不论是江淮军还是北洋的士兵,只要穿着军装上街老百姓都会往他们衣兜里塞鸡蛋和糖果。士兵们一旦在街头看见穿军装的,不论原来属于哪个派系,都会冲过去拥抱庆祝,这一刻,没有北洋军,没有江准军
没有地方杂牌,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民称:中国军人!
北洋军和地方杂牌军,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人民的热烈拥戴.酒馆的老板看见当兵的就往店里拽,整碗的白酒斟满,士兵们在众人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