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一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十二月底的德国,一派肃杀景象,勃兰登堡城外葡萄山脚下的无忧宫,也被冰霜笼罩,不远处矗立着一座风车,那是腓特烈大帝最喜欢的景sè。
在无忧宫的一侧,有一座虽不宏伟但金碧辉煌的亭楼,该建筑被称为“中国楼”。中国楼是一座圆亭,周围站立有各种亚洲形态的人物雕像,这些雕像都确确实实是镀金的,包括整个亭楼外壁都用纯金装饰。中国楼顶部有根据中国传说而想象制作的猴王雕像。
腓特烈大帝喜好各种文化,对东方古国中国也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因此而建造此楼。他尽力搜集了各种东方的物品如丝绸和瓷器,以此装饰自己的中国楼,在布置上力求奢华以对应自己心目中那个富裕华丽的东方世界。
但是终其一生,腓特烈大帝都没有和中国有过真正的接触,直到一百多年之后威廉一世担任德国皇帝之后,日耳曼人才算真正和中国产生了纠集。
只是,这种jiāo往并没有像腓特烈大帝想象中那么美好,英明神武的威廉一世皇帝、多智近妖的铁血宰相俾斯麦当政的时候,大清和德国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李鸿章大量从德国采购武器,中国的白银变成了伏尔铿造船厂的军舰,克虏伯的大炮、máo瑟的步枪。但是威廉二世当了皇帝之后,形式急转直下。凭借着威廉一世和俾斯麦留下的雄厚家底,威廉二世雄心勃勃的想要和大英帝国掰掰手腕子,他狂妄的叫嚣“别人瓜分大陆和海洋,而日耳曼人只能仰望星空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威廉二世把目光放到了遥远的中国,趁着“巨野教案”的机会,德国远东第二舰队直奔中国沿海,大炮架在了大沽口,强bī清廷租借了胶州湾,并且在青岛建立了炮台和军港。庚子国变的时候,傲慢的德国公使克林德不顾其他国家公使的劝解,非要独自去大清总理衙mén讨个说,结果被端郡王载漪手下的“虎神营”军官恩海给宰了。德国又借这个机会,派遣瓦德西元帅率领七千大军浩浩dàngdàng杀进北京,顺便还在仪鸾殿的御榻上和赛金花颠鸾倒凤,狠狠的羞辱了慈禧太后。
从那以后,中德之间的良好关系告吹,威廉一世、俾斯麦试图联合中国对抗俄国的努力也宣告彻底破产。
坐在“中国楼”仿制的中国式样的椅子上,威廉二世皇帝脸sè铁青,战争惨烈程度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在德军出发的时候,威廉二世挥着大手演讲:“孩子们,最多六个星期,战争就结束了,你们可以回家好好的过一个圣诞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