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皇家的女儿不值钱(第1页)

话说李治来到大唐,发明了牙刷,让大唐百姓们牙齿更洁白了,笑容更健康,但居然忘记发明蜂窝煤,是可忍孰不可忍,这种给大唐人民送温暖的事,李治居然给忘了。()

现在想想,李治依稀记得,当初自己似乎有过这个想法,但后来忙于泡武媚娘,给忘了,再后来就一直没想起,没办法,剽窃的东西太多了。

直到如今要辽东大开发才想起,蜂窝煤不能少,蜂窝煤的炉子更是不能少啊

遥想前世的光荣岁月,平常人家中烧蜂窝煤的炉子那都是花样百出,移动的,单眼的,居然还有有三只眼的。

固定和移动都是用同样的炉胆,而单眼和三眼的炉胆就不同了,所以李治找人就是想让他帮忙做炉胆,做模具,这可是关键,模具决定煤球。

当李治带着一干纨绔杀到王铁匠家时,王铁匠已经将模具加固好了。

顺便介绍一下这个王铁匠,王铁匠是个伤残的老行伍,祖传一门打铁的手艺,远近闻名,但奈何年轻人建功立业之心不死,投“锤”从戎,后来退伍回来,安安心心做起了祖传的买卖,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在长安的打铁界闯出了莫大的名头。

“王家铁铺不出,谁与争锋”

所以当需要铁匠的时候,归海一刀第一时间向李治推荐了这家铁铺,不过据李治所知,这家铁铺其实是归海一刀大姨妈的二叔父的小舅子的七姐姐的三姑父开的,朝中有人好做事啊,做牛的商人是什么?官商,这王铁匠此刻直接体验了一把皇商的待遇。

其实在李治的前世,很多人家早已经和蜂窝煤说拜拜了,天然气、液化气甚至无污染的电磁炉成为了万千家庭的首选,但还是有很多人依旧喜欢用蜂窝煤炉,尤其是大排档,缺了大功率的炉子,那烧出来的菜都好似缺了一股韵味。

前世的时候,李治最喜欢平常里和三五同学到一大排档,搬来上两箱子燕京啤酒,灌上一大口,看着门前“呼呼”声窜起的火焰,师傅大汗淋漓的炒着菜,不时的还用脖子上的毛巾擦一擦额头上的汉,这时候嘴上要是再能裹上一口猪头肉,听着同学扯扯学校里哪个MM穿丝袜最诱人,火势哪朵野花被人采了,现在想来,这简直就是莫大的享受。

自由、轻松,少年不知愁滋味,尽情的享受人生,今朝有酒今朝醉,大概就是如此吧!

这煤炉的壳话说是要用铁皮桶做成,但在古代,有妹的铁皮桶啊?

勉强李治只好让王铁匠帮忙做两个类似木桶状的炉壳,用一节竹筒做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