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西征吐蕃,带着老婆去打仗(第1页)

第二章西征吐蕃,带着老婆去打仗

楚汉相争,最后一战项羽输了,而且输得很惨,连自个儿性命都送个阎王也了,个中原因,不可忽视虞姬的作用。()

项羽到哪儿打仗都带着虞姬,英雄得胜而归,总有美人相伴,他就喜欢这种感觉。

后来垓下被围吃败仗,眼瞅没法保护虞姬了,伤心地唱起虞姬虞姬你可怎么办的悲歌。

虞姬是个聪明人,听懂意思了,不愿连累项羽,就自杀了,为此留下一段霸王别姬的故事。

说项羽失败跟虞姬有关,可能有点冤枉了虞姬,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能有多大能耐?充其量是陪着项羽喝喝酒、唱唱歌、跳跳舞的一个家属,和打仗没丁点儿关系。

项羽带虞姬出征有个人喜好,也出于他经常打胜仗的考虑,根本想不到后果。

由于老打胜仗,手底下人经常能抢夺到战利品,自然对领导带女人出征没啥看法了。

可这次打了败仗,不说项羽担心虞姬的命运,大家也有意见,你领导打输了回去还能有女人相伴、唱曲解闷,我们这群小兵只有干痛苦的份了。

项羽本就是粗人,不可能想到别人的感受,正好这时四面楚歌响起,内无粮草、外无救兵,怎能不叫人想起老婆孩子热炕头。

于是,将士们的心就散了,能跑都跑了,几十万人的楚军就这么自己垮了。

垓下之战成全了刘邦的统一大业,看起来好像是刘邦的力量多么多么强大,而实际上则是项羽犯了带着女人出征的兵家大忌,自己打败了自己。

如果项羽不带虞姬出征,身边没了家属拖累的后顾之忧,将士们就能同心抗敌,项羽振臂一呼,打回老家去说不定楚军又会破釜沉舟、一鼓作气冲出重围,先不说历史有可能改写,至少他不会败得那么难看。

而对于自己的失败,项羽说了句“天亡我,非战之罪”,想必他最后也明白自己身边存在太多和打仗无关的东西,当然也包括虞姬了。

带女人打仗,除非做到像韩世忠、梁红玉那种夫唱妇随,否则定然是问题多多。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杜甫的这句诗就是对霸王别姬最好的一种解释。

但李治从来不认为自己有一天会成为项羽那样的悲剧,他一贯觉得连穿越这样伟大的事都能落在自己的头上,还有什么东西能让自己倒霉的,更何况自己头顶上的皇冠,那就是镇压气运的,在皇权的五指山下,一切想要翻天的猴子都要被镇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