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媚娘的母亲杨氏是一位安静祥和的女人,容颜依稀可见当年的丰姿,虽然半生坎坷,但较之寻常如此年龄的女人要美貌的多,套用一句俗语,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因为出生成分的问题,杨氏直到四十四高龄才嫁人,男人愿意娶这样年龄段的女人,很难说是因为爱,那武士瞪为商时就是一红顶商人,后来干脆弃商从政造反打天下,这样的男人注定和杨氏只有“爱”没有“情”。()
武士裴死后,杨氏以一己之力把三个如huā似玉的女儿拉扯长大,还有前夫两个仇视自己的儿子,尽管肌肤还是丰润白皙,但眉目总显得十分老态沧桑,透露出一股疲惫。
武家算上家道中落了,尽管长子武元爽继承了周国公爵位,但大唐最不缺的就是国公爷,外面的人每每看到武家门可罗雀的大宅门时,都要摇头同情的感慨一句“虎父犬子,莫过于此了”但世事变化犹如白云苍狗,谁也能想到当十四岁的武媚娘平静的对杨氏说“见天子庸知非福,何儿女悲乎”后,这个还未长成的祸水就好像神佛保估般一夜蜕变成凤凰,飞上了高高在上的枝头,此后一路辉煌,随着李治登基称帝,也贵为大唐国母,当朝皇后娘娘呢。
当时之人如今屡屡将昔年武媚娘陈年的话翻出来教训自家儿女子弟,抑或当作谈资引以为奇,传唱四野,可若是武媚娘就此泯然众人,怕也只是当成一句小女子狂妄之言,世事本就如此,拼搏的是名人,传唱的是庸人。
杨氏自从进京后,就不可避免的融入了大唐的贵妇圈子里,那些恨不得天天窜门的名媛贵妇们都说杨氏有福气,没有谁不开眼的去提杨氏那中年“克夫”的旧事,昔年武士裴初死时的风言风语如今也没了,挖苦嘲讽也没了”只剩下刻意吹捧和华丽丽的歌功颂德溜须拍马”照武媚娘目前的地位和受宠程度看,这样的情形会一直延续到杨氏死的那天,算起来,杨氏确实是一个有福的女子。
但今天的杨氏不仅很欢乐,而且很满足,脸上挂满了略显得意的矜持笑容,不仅为坐在身旁的二女武媚娘,同样也为下座立了些许微功的武元爽兄弟俩。
武家兄弟来京前是川北利州的土霸王,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单身钻石王老五生活,青楼楚馆、赌场、打猎”至于家早就当作了客栈,唯一不同于客栈的是,家不需要huā钱,仅此而已,但明面上倒也没做那有强抢民女的龌龊事,倒不是兄弟俩人品修养高人一等,而是兄弟俩心有灵犀的认为,勾栏里的娘们骚的够味,良家的尝一次就索然无味,味同嚼蜡,倒也冥冥中造福了许多可能要*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