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理应按照军法处置(第1页)

然而赵淮玉还是不加思索的拒绝了望秋:“我怕。”

望秋张了张嘴,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随即便看见赵淮玉站起身来,背对着她叹了一口气。

“王笙卑鄙歹毒,我此去平昌虽然不算九死一生,可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能替公父报仇。”

“望秋,此行太过危险,我不能让你跟着我过担惊受怕的生活。”说着,赵淮玉回头注视着望秋,“你在这里等我。”

赵淮玉温软的话语似一缕霞光,他英朗的眸中也含了笑意。

望秋本想告诉他,她只是想多为他做一些事情,不想看他活得这样辛苦,可这话才涌到嘴边,却还是收了回去。

末了,望秋只得答应赵淮玉:“我等你回来。”

春秋庄园的春日姹紫嫣红,夏日柳动蝉鸣,秋日红叶漫天,隆冬大雪纷飞,我等你回来陪我见证这春花秋实。

当日,赵淮玉坐着马车离开春秋庄园,临走前望秋独自一人送了他几里地。

离别将至时,望秋抬手轻轻掠过赵淮玉那半张被她涂成青黑色的脸:“玉哥儿,平昌冬季严寒,你记得添衣。”

说着,望秋替赵淮玉拉了拉他身上的灰色狐裘,一双杏眸眼波流转,对着赵淮玉依依不舍,上下打量了一番。

赵淮玉淡淡点头,临别的时刻他竟说不出多余的话来。

或许是不想轻易承诺,因为他也无法保证,即便是一个听起来很简单的诺言,他能否亲自实现。

最后,他也只是伫立于寒风之中,于飘摇的芦苇地旁边,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子:“小兄弟,再会。”

赵淮玉乘坐马车前往平昌,因此速度稍慢,行了好几日的路程,才到了平昌城下。

守城门的士卒听说是玉槐前来,于是立马进城禀告王笙。

彼时王笙正在午睡,一听玉槐到了平昌,鞋也来不及穿,随意抓起一件外衣披在身上,风驰电掣的出城迎接。

赵淮玉见到王笙时,王笙正光着脚从马上下来,感恩戴德一般奔向赵淮玉,一双阴鸷的眼睛竟是泪光盈然。

“自从上次一别,我一直在此等候先生,如今先生终于来了!”王笙笑容满面,对着赵淮玉行了个礼。

赵淮玉一副宠辱不惊的神情,扶着王笙的双臂时,下意识地瞥了瞥王笙那双冻红了的脚,目光故意在脚上停留。

“定国公,这……”赵淮玉看着王笙的脚问。

王笙故作大方的笑道:“适才我正在午睡,听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