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的越蓝印染的老板与王仁贵达成了长期合作的共识,于是成果和他们去了绍兴以后,直接在越蓝的员工宿舍楼住下了。
环境还不错,常国和他们都很满意。
而王培元来到绍兴以后,直接去了王仁贵朋友的纺织厂上班。老板张朝阳,就像很多绍兴本地老板一样,自己拉开架势,办了一个小小的纺织厂。合作的关系不错,王仁贵经常拉到大单子,往他那边送。
在绍兴的日子,常国和体会到了,做客户的好处。王仁贵接单这一块非常强,公司发展的好,别人都要高看一眼。所以常国和的地位也水涨船高,不管到哪里,都是车接车送。刚开始,他还有一些不自在,成天都有人过来接他去吃饭。打电话回去告诉王仁贵这些事,王仁贵就叫他且安心着,很多都是想从张朝阳那里抢单子的人,王仁贵接到的大单,对这些老板们都很重要。
于是渐渐的常国和也就习惯了,但他没有忘记面包车的想法。在这边认识了小朱,小猪也是绍兴的本地人,对绍兴各处都很熟悉,开着一辆小面包车,帮人家拉货,正是常国和最需要的类型。
他就开始长期租用,小朱也乐得有个这样的长期生意往来。
公司目标确定大多数生意揽下来就往绍兴这边发,有时候去盛泽,离的也不远。
这时候常国和30岁,他已经开始体会到什么是成功了。王仁贵虽然有点独断专行,但在他头上,依旧如故,公司赚到了钱,也舍得给他。无形之中,常国和也有点小小的得瑟起来,可谓是意气风发。
有时候有时间了,就放下一切回老家看看孩子,虽然次数不多,但能看一次,也不闲着。
到了暑假的光景,老家来了电话,许连芝找到了另一个,故此妥协愿意离婚。
常国和听到以后,心下很平静,并且祝福了她。对方是一个卖猪肉的,看上去也挺老实。与许连芝是在饭店里认识的。
从电话里他知道,在自己要过去之前,孩子天天坐在饭店门口那张摇椅上,等的望眼欲穿。
常国和何尝不是,等把手头上的事情处理完了,立刻急匆匆的回了家,把这场持续了10年的婚姻终结。在这10年里,大多数的却都是争吵。吵得累了,甚至都要把那些美好的回忆冲散。
回去的那天,在大巴上,常国和没有睡觉,还是回忆着那时的相遇相知。也不知道黄梦露怎么样了,多少年都没有想过,反而在要赶回去离婚的这一天回想了起来。记忆中眉目如画,笑靥如花,所有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