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病是兄弟们的心结,但也促使着兄弟们度过了一段和平相处的日子,他们都不想让,常安生失望,因为他们知道常安生,不能再受到任何刺激了。
尤其常国和表现得十分突出,他再也不跟二哥犯呛,二哥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无论在家还是在地里干活,都特别上心。
经过那次以后,他也不在父亲面前,表露任何难过的情绪,每天都笑嘻嘻的,像只小兔子似的,用自己的办法,让父亲开心。
这种方法似乎非常奏效,经过几个月以后,常安生老爷子的身体,肉眼可见的在变好,白天不再听他咳嗽,偶尔还能看到他走在路上,有说有笑,浑然都不像生过病的样子。
这让兄弟们都产生了疑惑,难道父亲的病根本没有想象的那么厉害。
一次兄弟几个聚在一起,谈起这件事,老大常国天便说道:“我看伯应该没事,以前应该是累的,这段时间没有做活身体就好了。”
这话得到常国和以及常国地的赞同。
老爷子一生宠爱妻子,别人家都是夫妻两口子搭着干活,但老爷子从来不让王秋露下地只需要在家做饭带孩子就好了。家里重活全都扛在自己身上,在常国地还没长大当家以前,一直都是一力肩扛。
兄弟几人渐渐放心,常国和,也不再刻意装作很开心的样子,一切顺其自然。
所谓好事成双,上半年家里的喜事还未散完余热,到了下半年开初,就有一件让全家人都有光彩的大事出现了。
老三王仁贵被天津的一本大学录取!
通知书一发下来,王仁贵第一时间就赶回了家里,跟兄弟们分享喜悦。首先告诉的就是常国和,当然王仁贵之所以第一时间回家,还有一个特别的原因。
他要让伯看见。
可是他连伯都不能叫,只能称呼姑爷。
在王仁贵的心里一直都有点埋怨,家里四兄弟,自己不是最大的也不是最小的,偏偏将自己送了出去。所以少年人一直都有一个执念,他用尽全力的用功读书,就是为了告诉所有人,自己不是最差的。尤其要让姑爷知道。
但在这个时日里,王仁贵小小的抵触几乎就像失落大海,不泛涟漪。作为儿子的他一直也惦记着“父亲”的身体,想用这件事让“父亲”能好一点。
在去之前,他满怀着喜悦、憧憬,同时也满怀着紧张。
得知了这件事,全家人的兴奋不言而喻。老爷子激动地满面通红,这一天的他仿佛年轻了十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