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二:设想(第1页)

这顿饭后,王仁贵马不停蹄的就跟顾立春一起去了北京。常国和也没闲着,当时就回了一趟家。

适逢雨季,老家的黄泥路走起来十分吃力,从乡上到村里那条路似乎永恒定格了,窄窄的一条道不知何年何月才能拓宽。

自从父亲走后,他回家的时间越来越少,在外面看惯了日新月异,忽然对老家的一成不变有些不适应。

外面的高楼一座座兴起,可老家放眼望去,依旧还是黄绿交接,绿的树植黄的土地,一片金黄是田。偶尔还会有一些被树吞没的白色是最近新建起来的小楼房,但大抵都不高,更多的还是土墙瓦房。

这让常国和不由得感慨,如果不出去,老家永远都会保持现状。村里的老人也不想着改变,能吃饱饭就心满意足了,甚至觉得到外面去反而吃不饱。

这种想法在村里十分普遍,尤其在老年人看来还是在家里更踏实。常国和无力去改变,也没有那么大的心愿让他们都理解自己。只要家里人能理解就好了。

回去的时候老二还没出门,靠着自己的双手修缮房子,自从这房子建造起来以后就不停地修,也不要别人帮忙。常国地没有别的爱好,这似乎也是他排解无聊的一种方式。

而大哥则是坐在家门口抽烟,眼神一直瞟向对面老二家的楼,复杂的眼里不知道藏着多少心事。此刻孩子们都上学去了,老婆到乡上找了个裁缝铺,自己一个人无所事事。

远远地他就瞧见了回来的常国和两口子,立刻挥臂招呼。

常国和一看到大哥,连忙加快脚步跑了过去。

以往在家的时候常国和跟常国天虽然不想与常国地那样经常吵得不可开交,但两人的交集也不多,常国和一直都对这个大哥不是很感冒,当年分家的时候为了一口锅自己的鼻子还被这大哥打的几年呼吸不顺。

但这些年在外漂泊,随着鼻子的痛消失,矛盾也早就遗忘了。骨肉相连,血缘不断。大哥快四十了,脸上已经浮起了皱纹。随着皱纹浮现起来的,还有眼里的柔和。

放在以往,常国天才不会早早地就挥臂招呼,迎接兄弟。

常国和感觉到,真的不一样了。

“哥,你在这做莫事,姐跟孩子们呢?”常国和见着常国天立马问道,常国天一边迎着两人进屋,一边慢悠悠的道:“孩几个都上学去了,你姐在乡上做裁缝。我现在莫得事,田里莫得活。”

说着,他就去倒水泡茶,顺便大声把隔壁住在常国和那房子里的老母亲叫过来,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