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天庸想都没想就说:“啥时候跟你们走?”
郑子益说:“您说了算!对了大伯,您能接受我们最真诚的邀请,担任颜山琉璃展演总公司的艺术总监吗?”
郑天庸倒是忧郁了一下,但是还是点头同意了。
这当然是郑天悟的要求的,这是两全齐美的好办法,既解决了郑天庸的消沉又解决了琉璃方面的硬件,大师就是大师那可不是吹出来的!
当然郑子益求之不得,他和蒋若依商量了商量就把这顶乌纱帽定了下来,郑子益和各大电视台创意了(火凤凰之琉璃大师)栏目基本上己到位,舞台自然都是现成的,就是再增加两台摇臂和六个机位就成了!
大头定下来后,就是演练磨合了,郑子益把专场定在了北京的琉璃演展中心,综艺频道的总监亲自协调,经过两场的彩排后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期栏目爆炸似的成功了!
特别郑天庸的炉前技法,潇洒舒展,火与人、料与型的刚柔结合,活脱脱的演绎了出来。
第一场是郑天庸的古法琉璃搅料撑制鼻烟壶技艺的展示。
随着远古的钟声响起,灯光从暗到明,舞台中央的八卦炉向是天外飞来的飞碟降落了下来,炉内的火膛正发着炽白的火舌添着八个堂口,郑天庸一身清代的服饰,款款的走了上来,灯光推到了案板上的工具撑钳、大钳、小钳、葫芦钳、剪子、搓板、铁线。
郑天庸拿起了铁线走到炉上蘸上了似糖浆的琉璃料,随手用小钳慢慢地抻出了花头,扎上了个窟窿,又拿起了撑钳探了进去,轻轻地从里向外撑,形成了两个鼓面,然后一转,铁线上就出了个圆型琉璃壶,他顺手摸起了葫芦钳把口撮上,轻轻的拿捏造型,一个红彤彤的琉璃鼻烟壶的原型呈现了,只见他随手一敲,把子就脱落了,随后把子的茬口用冷加工一磨就成了瓶口,一件鼻烟壶的素坯就干净利索的完成了。
郑天庸的大师栏目的收视率直线上升,整个在通州的琉璃演展广场,火爆了起来,一天最多三百张的门票紧张了,到了一票难求!
郑天庸忙的不可开交,严然就是大名星,这因为是央视节目自然全国都看到,特别他的那期四套料的缕空雕刻,那是一绝!
墨绿打底红、白、黄的缕空浮雕鸿运当头瓶甚称琉璃瑰宝!
还有展现他的灯工绝技的料景:有满园丰收的葡萄、张嘴笑的实榴、挂满枝头的玉兰花、金黄的成熟葫芦……。
郑天庸一夜间红遍大地!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