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节 外汇市场:汇率的逻辑和各国货币汇率的未来(第1页)

近期,港元接连暴跌,连续创下 33 年新低,港元兑美元触及 7.85 的官方干预关口,也是自 2005 年实施联系汇率制度以来首次,也可以说这又一次打响了新一轮的港币保卫战。

外汇市场风起云涌,变幻莫测,与国家和个人息息相关。下面我就和大家一起来探寻一下汇率的奥秘,梳理一下汇率分析的逻辑,预判各国汇率的未来。

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和其他商品的分析框架其实一样,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它从不同期限来看,汇率的决定因素不尽相同。

归纳一下汇率的逻辑:短期看情绪,中期看资本流动,长期看基本面。

短期来看,汇率变动取决于市场情绪。

短期汇率会出现不寻常的波动,是由市场上交易主体的主观情绪的变化导致的。

当乐观情绪主导市场时便会导致汇率的非理性上升,如在 2017 年初中国强调了支持人民币的决心之后,有效提振市场情绪,人民币「势如破竹」,48 小时内暴涨近 2000 点,极为疯狂。

而当负面情绪发生时,便会出现非理性下跌。如 2016 年 6 月 24 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公布后,英镑兑美元汇率下跌逾 10%,创历史最低。

中期来看,汇率变动取决于资本流动。

汇率作为两国货币的一种价格表现,受到资本市场上供求关系的影响。

一般来说,资本净流入将有助于本币升值,资本净流出将带来本币的贬值。资本流动即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的资金流动,与贸易、投资、套利、投机和避险等需求密切相关。

比如说 2017 年世界经济温和复苏,国内经济稳中向好,中国作为最为重要的出口国,出口同比增长了 10.8%,贸易顺差达到了 2.87 万亿,应该说扭转了此前连续两年下跌的局面,积累了大量的经常项目顺差,支撑人民币贬值预期逆转,人民币逐渐走强。

长期来看,汇率的变动取决于经济基本面。

尽管从中短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与经济的基本面并不一致。

长期来看,人民币汇率与宏观经济的走势高度吻合,经济基本面向好的时候,经常项目快速增长,形成正向预期,推动本币汇率长期走强。比如 2017 年以后,人民币汇率保持强势,就是由基本面推动。

中国经济增速超过预期,系统性的风险逐渐缓和,资产型的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