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 节 跨境并购:新监管环境下如何看待海外并购?(第1页)

我想提出一个问题:

腾讯上市 14 年,回报率超过 600 倍。作为一家主要业务在大陆的企业,腾讯发展的红利却并没有被大陆投资者分享。

表面上看是仅仅是由于腾讯在香港上市,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背后实际上折射出延续了三十年的尴尬处境:中国一直无法摆脱卖家的角色。

海外资金或通过 FDI(外商直接投资)进入中国,或直接购买海外上市的中国优质企业股份等不同的方式分享中国发展过程中的红利,但在海外上市这一部分,我们是完全缺位的。

因此企业走出去,已经成为中国下一个发展阶段中的头等大事。

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当前企业走出去主要有以下五个特点:

第一,从数量和金额增长上来看,金融危机后跨境并购数量快速上升。

自 2013 年的 198 起并购,472 亿美元并购交易额迅速增长至 2016 年的 920 起,2087 亿美元,分别是 2013 年的 4.6 倍,4.4 倍。2017 年由于对资本外逃形势的警惕,审批从严之后,交易数量和交易金额均有所下降,分别为 806 起和 1214 亿美元。

第二,从企业类型上看,数量上民营是主力,金额上国企更大。

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2017 年民营企业跨境并购的数量远超国有企业和财务投资者,约占全年总交易数量的 60%。在交易金额方面,由于国企平均单笔交易规模较大,因此国企虽然并购数量不多,但交易金额最大,年交易金额在 600 亿美元左右。

第三,从区域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亚洲,2017 年主要在欧洲和亚洲,都在 35 起以上。

第四,从行业分布上看,更倾向于高科技和消费行业。

根据普华永道 2017 年的最新数据,高科技和工业板块仍旧是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占比最大的两个板块,占比紧随其后的是消费品板块。高科技、工业、消费品三大板块合计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总交易数量的 53%。此外,2017 年在媒体与娱乐板块的并购数量超过 2016 年的两倍。

第五,从政策上看,虽然最近处于对资本外逃的警惕,政策有所收紧,但中国对于企业走出去进行海外并购一直是持鼓励的态度。

当前中国在跨境并购市场上的进行的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