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潭门港迎来了最有生气的一天。
从天不亮,女人和孩子们开始聚集在此,公社船队进港,到晌午,港湾里依然吵吵嚷嚷。女人们围着男人们转,孩子们绕着鱼获跑。王树茂也不例外。
他一会儿跑到哥哥王兆林身边瞧瞧,一会儿又跟着阿爸走来走去。看见新奇的海鲜,忍不住动手去碰。海参、公螺、石斑鱼等珍贵海鲜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只跟王树茂差身高不多长的公婆鲎。
王树茂的阿妈此时也找了过来,见到丈夫,也顾不得身边有儿子在场,直接扑到丈夫身上,狠狠地亲了他一口。
“嘿嘿嘿……”
见王树茂在一旁傻笑,阿妈脸上一红,赶忙松开丈夫,手却没放下。
“你找你哥去,去溜。”阿妈瞪了他一眼。
王树茂识趣地走开了。
公社的负责人早已安排人员将运载回来的鱼获进行统一售卖或者储藏。忙碌了大半天才算是收拾妥当。由于此次收获颇丰,而且没有人员伤亡,公社负责人高兴地在码头上就宣布,从明天开始要为船队洗咸。
洗咸是过去流传下来的习俗,渔家们出海被海风吹了好几个月,成天浸泡在海水中,冒了几个月的风险,捕捞到鱼获平安回来后,要用淡水洗个澡,然后要去拜公庙,答谢神明庇佑平安归来。还要好好吃喝一顿,有时还会看琼剧。这是出海的渔家们最放松也是最舒服的日子,因而洗咸吃喝特别尽兴。潭门人都说西沙船回来就有好吃的,乞丐也变成富主。船队东家会摆上马鲛鱼、大膏蟹,谁来都请吃。
解放前,潭门的渔船是私有的。渔船上船员们包括船长身份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渔船属于鱼栏主所有,船员都是鱼栏的顾工;另一种是船长即渔船的所有者,他拥有渔船,自任船长,然后招聘船工一起出海。因此,过去的洗咸都是渔船所有者负责安排的,对于普通船员来说,也就是东家。
解放后,潭门成立了渔业合作社,有八个互助组,实行统派统销,就没有所谓的东家了。洗咸这一习俗在粮食特殊时期中断过。不过,为了激发大家的生产热情,公社又开始组织安排起洗咸。
滩岸上的船员们听了顿时欢腾起来,女人们也哈哈大笑,孩子们更是连蹦带跳。男人们终于可以放下紧绷的神经,踏上稳固的土地,睡上有女人的被窝了。女人们终于不用再忍受独守空房的煎熬。孩子们有更多吃的,更多玩的,还有戏看,更是忘乎所以。
之后,船队将一些质量稍差的海鲜分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