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之行让潭门渔民坚定了重返之路是正确的选择。之后,潭门官方还组织了两三次船队出海,基本上有惊无险。另外,中国海军也有在南沙海域,这让大家心思更加活络起来。很多人准备自己组建船队或者自行前往。
渔船的改进为大家出海提供了保障,如今无需再靠风帆来航行了,大大提高了航行效率,也更加安全。
王树茂家靠着一家人辛勤的积累,也搞了一艘机船。但有个问题摆在他们面前,那就是人手不够!
如今渔民家大都想自己干,少部分给别人打工。请帮工不容易,一来渔船小,要是没收获,估计连工钱都掏不出来;二来是要请靠谱的人,大海航行说不得有什么危险会随时出现。以前是公社组织,都为集体干,自然不用担心这些。
活人总不能被尿憋死。有人就开始想着把自家婆娘、儿媳、女儿等女人带上船。可这算是违背了“祖训”啊!
出海的渔船上有一条戒律:船家决不能带女人出海,更不能载女人出洋!
据说如有违背这条戒律,就会给船家带来厄运,甚至会有船毁人亡的危险。
当然了,这是不成文的。实际生活中也没有实行得那么严苛,尤其是解放后,破除封建迷信活动让大家开始意识到一些祖训的不合理之处。至少,在近海捕鱼时,还是会有女人上船帮忙的。不过,出远洋的确实是几乎没有。
为此,潭门有一段时间里老一辈经常和后辈争吵,争论是否要带女人上船。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形势所在,上船的女人们逐渐增多。大家发现,这并没有带来什么厄运,反而解决了很多问题。
首先便是自家渔船缺人手的问题给解决了。其次,女人们再也不用饱受相思之苦了。再者,也能解决生理问题,不至于担心彼此有什么不轨之心。
王树茂一家为此也商量过几次,最终决定让树茂阿妈和阿娇跟上船。不过,只有在近海作业时可以上船帮忙,出远洋不行。毕竟,她们的航海经验太少,远海太危险,更何况家里还有小孩需要照顾。
潭门女人从不矫情,在陆地上能够持家,在渔船上依然能够出色地帮助男人们完成作业。这让渔家们都看到有好日子奔头。
阿娇第一次上船时,就吐了。她不是没坐过船,但长时间的摇晃还是让她受不了。王树茂心疼地拍了拍她的后背。但他毕竟是个渔民粗汉子,更多的温柔只会藏在心中。
王树茂家的渔船在渔政部门登记的名称是“琼海0652号”,王承德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