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西从青山乡实力派人物的办公室门前离开后,心中一紧赶忙下楼,在一楼党政办公室看到一名戴眼镜的年轻人在写青山旅游开发的稿件,原来青山传说有两个神仙曾在山顶台上下棋,台边有一口古井,山北有个善良孝顺的青年常常上山挑水,这一天看见有人下棋便站在台边上观望,只见眼边草木忽青忽黄,青年不知不觉观望了数盘对弈。
等到夕阳西下,青年转身一看自己挑水的扁担和木桶早已腐朽,原来他已观棋十几年,青年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忙下跪请两位大仙赐教。
两位仙人便指点道,“你用山上的葛藤圈住井沿,一直向北走不要回头,直到你的家门前即可放下葛藤,可是青年走着走着,快来到家门前时,想看看两位神仙是否还在山顶,刚一回头,只听咯吱一声响,古井立马像生根一样落在山北的王庄,从此这个地方便永远叫王大井。
这青山还有一个古庵、一株古松、一个云洞和两眼神泉,山上的石刻遍布,多是古代文人墨客游青山时所留。
最近几年,青山被大力度开发,山上栽满了板栗、樱桃、银杏等果树,山上的金镶玉竹和紫藤也大受游客欣赏和欢迎。青山乡还通过招商引资重建了古庵,据说青山还是古楚一位大将军的故乡。
看着这个青年写完,随着落款,海西才知道这个青年姓名,随着稿件的结束,海西对青山的整体情况也有了大致的了解。
海西一向很自负自己的文笔,看完廋个子青年的稿件后,也不禁跃跃欲试,海西在大学里没有少写文章,特别是校办杂志《新海青年》他经常撰稿,新闻、杂文、散文、人物传记和诗歌他写了很多,每每都被录用和发表。
直到夕阳西下快下班了,海西才走出党政办公室,来到小乔说的旅馆门前,他登记完,被服务员领到三楼的一个小房间,放好随身带的一个挎包,他拿好房间钥匙,下楼走在青山乡的小街道上。
这时街上的几盏路灯已亮,海西在路边买了几个包子边吃边走,不知不觉又来到青山乡政府家院内,只见到家院内花坛前的石凳上坐了几个人。
海西不声不响的站在边上,只听一个老者说道,“实力派人物今晚又要接待贵客了,听说白天被一个刚报到的小青年给搅乱了。”
边上的另一个老者接着道,“啊呀,老陈,你这张嘴太损了,别让人给捅了。”
被称作老陈的道:“我怕谁?半截土都下去一大半了,还能活多久都不知道,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