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乡有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青山城遗址,为此海西每月要去巡查一至三次,2003年夏季的一天下午海西接到市文保所刘文保员的电话。
海西接电话道:“喂,刘主任你好!什么?有人在青山城遗址上挖山芋畦,我前天巡查时还是好好的,噢,是刚挖的新痕迹,好,我马上就到。”
海西驱车来到青山城遗址,只见遗址上东北角有三垄山芋畦,海西拨通青山村支部刘书记电话,
“喂!刘书记吗?你好,我是文化站海西,请问你们村谁在青山城遗址上刨山芋畦的,噢,人已逃跑了,刘书记请你带人迅速把山芋畦平整如初,好吗!谢谢你!以后还请刘书记在村里广播会上多宣传宣传文物保护法,严禁在青山城遗址上耕种农作物,如果再发现有人在遗址上乱刨乱挖的,将联合公安部门严惩不贷,好,就这样,再见。”
从此青山城遗址再无耕种乱挖现象。2002年冬天,全国大搞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工作,县文化局为此专门开会部署,会议结束后,海西对青山全乡进行普查,发现许多可以申报的非遗保护项目。
这天海西来到一家葛藤粉制作世家门前,准备拜访葛藤粉制作传人姚氏夫妻,在全县非遗大普查动员会议上,熟悉青山乡情况的县非遗办公室主任特别介绍青山项目多吓人,大小多有二三十个,重点就有三个。首先就是青山落神台的传说,海西已拟好项目普查传承表。
今天海西专门拜访姚氏夫妻,一心只为葛藤粉这一传承项目。海西还听说姚氏多才艺,心想顺便为今后举办活动牵个绳。海西来到姚家门前敲门问道:“啊请问姚大爷姚大婶在家吗?”
姚大婶开门,一看是海西,连忙让进,姚大婶说道,“啊,是文化站海站长,快快请进!”海西进门,见院子里有水缸,地面上有葛藤根,姚大爷正在清洗葛藤根。
海西说道,“啊,姚大爷姚大婶都在家,今天登门拜访二位老人家,多有打扰,请问二位老人家,这就是葛藤吗?”姚大爷回答道,“对,这是葛藤的根,都是我从青山上挖来的。”
海西反问:“哦,是葛藤根?”姚大婶回答道:“对了,海站长,是葛藤根,只有把葛藤根砸碎后放在水里浸泡多天后,这葛藤粉才会跑出来。”姚大爷接着道:“对啊,把砸碎的葛藤根放在水里多天后,这葛藤粉便溶化在水里,然后我们再用细布把粉从水里过滤出来,晾干后就可以用开水冲食了。”
海西说道:“噢,原来是这样的程序。先到山上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