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上午,海西剪辑好西湖风光片后,在广告部呆了一会,感觉很无聊就下楼走出制衣厂大门,走在苏中区的一个镇大街上,正感觉百无聊赖时,突然海西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走近海西才看到是高中时的同学蔡建。
同学蔡建小时候父亲就因病去世,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就孤身一人到苏州找到自己的一个亲戚,在亲戚的帮助下,他在一个电子厂打工,因有高中文化功底,很快他掌握了电子制作技术,不到六年的时间他不仅积攒了十万元钱,还参加苏州成人高考,考取了广播电视大学取得了大专文凭。有了第一桶金,他一直在寻思自己也开一个电子厂生产电子产品。
海西走到他的身边喊了一声“老同学”,他抬起头一看是海西,忙回了一句“啊呀,是你啊海西”,海西点了点头,说道,“多年不见,在哪发财啊?”蔡建回答道,“啊呀不提了老同学,一言难尽啊”,看看已到中午,海西拉着蔡建的手说道,“走,到路边的饭店,今天我招待你”。
海西和蔡建两个人走进一家饭店坐了下来,要了酒菜,两个人边吃边谈,各自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最后蔡建谈了自己想回老家投资办厂的想法,海西一听立即打起精神问道,“办什么厂?”蔡建回答道,“我这几年一直做电子产品生产的事情,熟悉电子产品生产流程和技术,想回去办电子厂。”海西笑道,“那可太好了,正好我们那里在招商引资,你到我们青山乡吧,那里政策宽松,适合你投资办厂。”
蔡建忙说道,“那感情好,就到海西县青山乡投资创业,正好还有你老同学在身边帮忙。”于是在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两个人便隔三差五聚在一起商议投资办厂的事项,通过几天谋划蔡建把一份投资计划交给了海西,还和海西签订了投资兴办电子厂的意向书。4月6日上午海西辞去了苏中制衣厂广告部的工作,搭上回海西县的客车,中午到达海西县后,海西在文化局门前的快餐店吃了午饭,在快餐店的长沙发上海西小憩了一会。
下午二点整,海西走出快餐店来到文化局二楼局长办公室,局长陆军正坐在办公桌前看文件,海西在门前敲了敲,陆军抬眼一看是海西,忙起身说道,“小海回来啦,快进来坐”,海西走进局长办公室,从随身的衣服兜中拿出一包软中华香烟,随手抽出一支香烟递给陆军,陆军接过香烟说道,“乖乖,出去招商引资的人就是不一样,连香烟都是中华牌的。”
海西又拿出打火机给陆军点上,接着说道,“老领导,这次我又给你带来一个招商引资的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