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沙家浜结束后,大家乘坐旅游大巴车来到木渎镇文化站,木渎镇文化站长带着大家参观了文化站内部设施和布局,文化站内部文化共享工程室电脑众多,大屏幕布在不停滚动播放文化共享节目,从一楼到二楼海西等人边参观边询问木渎镇文化站长有关文化站建设情况,当海西询问文化站长工资收入情况时被带队的汉江省文化干校女班主任白了眼,海西连忙打住问话。
木渎镇文化站长自顾自的介绍木渎镇文化产业情况,木渎镇文化产业一年收入过亿元,海西等人一听连连咂舌,后来听苏州市一名乡镇文化站长介绍,原来刚刚讲解的木渎镇文化站长兼任木渎镇副镇长,工资年收入过十万元,海西闻听连连说道“悬殊太大,悬殊太大。”在木渎镇大家还游玩了几处著名景点,木渎古镇有丰富的历史文化沉积,享有“秀绝冠江南”之誉。镇西有风景名山灵岩山,山上建有“馆娃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山顶皇家花园,给后人留下了诸多遗迹。雄距山顶的灵岩寺为梁代建筑。灵岩山以中国佛教和游览胜地著称于世。清康熙、乾隆二帝多次南巡,与灵岩山遥遥相对的天平山位于镇西北,更以“红枫、清泉、怪石”三绝闻名江南,“天平观枫”成为江南的一大奇观。木渎古镇明清文化遗存丰富,清代《姑苏繁华图》描写木渎景致占一半。明清时代镇上有私家园林30余处,享有“园林之镇”的美誉。
海西等人首先来到位于木渎古镇山塘街王家桥北严家花园,最初是清乾隆年间苏州大名士沈德潜的寓所。清道光八年,沈氏后人将此院落让给木渎诗人钱端溪。钱氏叠石疏池,筑亭建楼,取名端园,有友于书屋、眺农楼、延青阁诸胜。光绪二十八年,木渎首富严国馨买下端园,重葺一新,更名“羡园”。因园主姓严,当地人称“严家花园”。严家花园经过三代主人的努力,前后历时二百多年,无论是岁月沧桑,还是人文蕴积,都赋予严家花园一种文化气息和名园风范。
接着海西等人来到位于严家花园东200米处的虹饮山房,这是清代乾隆年间苏州近郊著名园林,因为门对香溪,背靠灵岩,“溪山风月之美,池亭花木之胜”远过于其它园林,所以乾隆皇帝每次下江南游木渎的时候,必到虹饮山房,在这里游园、看戏、品茗、吟诗,直到夜色降临,才依依不舍,顺着门前的山塘御道,返回灵岩山行宫。因此,虹饮山房在当地又被称为乾隆皇帝的“民间行宫”。听苏州地区文化站长介绍虹饮山房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古松园,海西等人听说这是清末木渎富翁蔡少渔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