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戏曲发展新途径(第1页)

1月12日上午早会时,海西把打印出来的花船剧本、禁烧记剧本、演讲稿和三句半交给候建义,候建义看后不满意地说,“秸秆禁烧节目太单调了,能不能多准备几个演出形式?还有几年来没看见你写一篇论文。”海西领会候建义的意图了,立即点头说道,“我知道了宣委!”早会后海西回到文化站办公室,打开电脑首先打出了禁烧秸秆就是好几个字,海西要写关于秸秆禁烧的快板,根据这几年工作印象,海西一气呵成写出了如下内容:

六月里,麦收忙,家家户户见粮仓。有秸秆,不要烧,烧了污染环境多不好。乡委政府发号召,千家万户要记牢。收割秸秆不能烧,否则政府不轻饶。徐庄有个徐二雕,吸个烟头扔麦草……

写好快板,海西对候建义的最后一句“没写论文”的话开始琢磨起来,心里想道,“这几年光顾写曲艺剧本了,论文咋就没想起来写几篇呢?以后拿职称可是要用到的啊!这也是宣传部每年要考核宣委的”于是海西对着键盘敲下了《积极探索经济欠发达地区戏曲发展新途径》,这几年海西一直在和戏曲打交道,知道戏曲的重要性、存在问题、急需解决之道和发展方向,海西明白戏曲是最具代表性的地方特色文化,传统的地方戏曲大都产生于农村乡野,是我国农村文化生活中最为传统、最为流行、最具影响的一种行为方式,她从诞生之日起,就与农村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她的成熟发展更多依托于民间广袤的山村田野和广大农民群众,从而滋润出戏曲文化的波澜壮阔和绚丽多姿,她是农村广大农民群众代代相传的精神财富和精神支柱。戏曲文化不但净化人的心灵,规范人的行为,对于培育和谐、健康、文明、诚信的乡风、民风,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且,不少戏曲表现出的科学知识、人文哲理的主题内容对启迪农民求知求富的欲望和核心价值观的建立也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极大地增强了新农村建设的凝聚力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自信心。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农村经济建设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但作为地方文化艺术的代表地方戏曲并没有同步发展,特别是在欠发达地区,农村地方戏曲建设至少面临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欠发达地区乡委政府致力于发展地方经济,忽视或轻视地方戏曲剧团的建设和发展,领导重视不够导致地方戏曲剧团投入不足,从而限制其发展;二是农村文化基础设施还较为落后,地方戏曲赖以生存发展的活动阵地萎缩或被破坏。仅就海西所在县和几个邻近县而言,许多乡镇至今连个剧场都没有,传统戏剧更是不见了缩影,剩下来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