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045,思念(第1页)

快开学了。林昊决定回家一趟。

现在他有钱了,给父亲买了两条大鸡烟,给母亲买了一件衣服,小外甥女一大兜的零食,大有衣锦还乡的感觉,有钱的感觉真好。

“怎么买这样好的烟,还买两条。这不是糟吗。”妈妈责怪到。平常父亲就是从小卖部要两角一盒的丰收烟。

“你儿还给你买衣服呢。”父亲笑呵呵的拆开一个,递给林一支。

“我不吸烟,”林昊两手推却,心里一阵的温暖,还真把自己当大人了。

他从陆晓婷给他的两千元里,数出五百,递给父亲,这是我暑假打工挣的,留给家用,剩余的够他一年的生活费了。

“还是在城里钱好赚,给人家打工就能挣两千,在乡村一年也挣不了那样多啊,我不要,你在城里花费高,再说我也找到挣钱的门路了。”

“是吗?那你做什么生意。”他真为爹高兴。

“现在老百姓也越来越有钱了,盖屋不但开始用钢筋、水泥了,还跟着城里学,在门面处贴磁砖了。我去泉州那边收废铁,那边就出产磁砖,打听了一下,这里面的差价还挺大,我就不收废铁,改卖磁砖了。谁家盖屋垒墙,我就带着样品去推销,确定了样式和数量,我就用驮篓给他们带来,还不占用多大的本钱。”

是好生意啊,没想到爹在地里干了半辈子农活,现在竟然会做生意了,真是时代造就人才呢。

“现在看电视里说,不都在搞活经商吗,无农不稳,无商不富嘛。现在公家鼓励老百姓经商做生意,不算是投机倒把了。”父亲嘿嘿的笑。

“去权州,一百多里地呢。”

“没事,早晨早走,下午就能回来。一趟就能挣三十多元。虽然不如收那铜铝的赚钱多,可是正当生意,没有风险,不用担惊害怕的。”

“那也挺辛苦的,用自行车驮一百多斤,你也五十多了。还不如在镇上租个门头,还能把买卖做大些。”

“那我可干不了,占用本钱也多。到冬季就没了生意。就要赔了。”

父亲没有听他的建议。后来农村兴起了盖房热,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瓷砖也不再是高档的象征,也都普遍的使用瓷砖了,一些人看到了这样的商机,发了大财。他想如果当初父亲听从了他的建议的话,也许早成了当地的建筑商。当然生活永远没有也许。

“你家运哥几个人商量着要收玉米呢,他才是干大生意的料。”

“怎么收玉米啊。”林昊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