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昊回家跟父母谈了宋涛家的意见。全家立刻炸了锅。
“这样大的事情,怎么能说办就办呢,再说不要彩礼算怎么回事啊?还给分房子,那不成了他家的养老婿了吗。不都是年底办喜事,大春天的邻居帮忙也不得空啊。”妈妈着急的说。
“老婆子,你这是老封建,什么养老婿,他家就一个女儿,咱儿子在城里工作,当然是离着人家近呢。今后当然倚靠他们两个年轻人了,财产早晚也是他们的,不要彩礼说明人家看的远,不像农村人目光短浅,闺女出嫁就像卖女儿似的,彩礼能养你一辈子啊。咱农村人是家里穷,才选在年底娶媳妇,是为了省钱,连娶媳妇带过年,人家城里都行春秋季节结婚的,不冷不热的,正是好时候。亲家既然定这样的日子,就有人家的道理,现在咱儿子功成名就,有这样好的工作,就剩下结婚这件大事了。早结婚,早立业,咱们也算完成咱们的任务,就等着来年抱孙子了。”爸爸乐呵呵的赞成。
“可是时间题太仓促,也忙不过来啊。”
“这有什么,有钱能使鬼推磨,只要有钱,还有什么办不了啊。人家不要彩礼,咱攒的钱办酒席,还是绰绰有余的,咱一定办的风光场面,不给咱儿子丢份。”
林昊叫来了姐夫,姐姐,还有家运哥,本家的叔叔大爷,一起商量自己的婚事。大家都高兴的不得了。还有六七天的功夫呢,时间充裕的很,就是打家具时不可能的了,只能到镇上买现成的了,样式倒是挺时髦,就是太轻巧,不耐用。屋后父亲早储备下的两块东北木是用不上了。
“强子,我问你点事?“姐姐把他拉在一边,小声说:”是不是甜甜她舅妈已经怀上了,她们家才这样急促,催着办喜事啊?”
林昊的脸腾的就红到了耳朵根。
虽然家里人看到他们亲近,又都在城里工作,知道早突破了底线,可是从来没有人直面这个问题。对于这样的问题,大家都很顾忌的。即使是最亲近的人。在农村,不便直说的词,就用啥来代替。
有个笑话,说小姑子出嫁一年多了,肚子还没有鼓起来。娘家嫂子就关心的问,他姑,你们都啥了一年多了,还没啥,难道你们不啥吗?
小姑子也着急啊,说,还能不啥,天天啥,都不啥,如果不啥,就更不啥了。
“姐,没有,你怎么能这样想呢。没有的事,我也不知道她爸妈为什么定的日子这样急。也许是他妈又去算卦了吧,她妈特迷信,比农村人还信呢。”从两年前,恋爱不久,两人就突破了防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