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014,合伙做生意(第1页)

愉快的生活过的也就飞快。转眼元旦就到了,大学头一年要发许多明信片贺年卡的。给老师,给同学,给亲友,报告自己的学习、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送去感谢,送去祝福,送去炫耀。

宿舍楼下的服务部里两元一套,好一点的要三元,一套十张,有风景,有刚时兴的电影明星,当然穿的衣服都很多,最多露出胳膊和大腿,主要展现的是那张或妩媚、或大气、或妖冶的脸。

每张再加上四分的邮资,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你们不如去西市场去批发,好的也就一元一套,质量差点的就七八角。”大二的学长教给他。

“那就去看看。”林昊约上老乡崔春生。

崔春生比他大两岁,是东部山区史峪乡崔家沟。距离县城七十多里,又穷又偏,还多是山路,后来林昊在那里干了两年副乡长,还专门到他家看望了他老娘。

两人很谈的来,成了好朋友。就在一起吃饭,菜票紧张了,就两人打一份菜。都是穷人家的孩子,谁也不觉的寒酸。

崔春生复学了两年才考上。他也算有毅力,学的是理科,复学了一年理化还是不入门,一咬牙,转了文科,在三中复习。据他说每天就睡四个小时,从九月复学坚持到七月七日高考。竟然考上了专科。他说考上大学半年了,夜里还是睡不着,做梦就是背地理,背历史,昏天黑地的,林昊也是如此呢,就是到了五十岁,还做梦考试呢,如果考语文还算幸运,如果梦到考英语,单词记不起来,急的浑身出汗,醒来大汗淋淋,高考,已经沉淀到了大脑深处了。

两人到了西市场,这是一个批发大世界了。不但各种明信片文具,还有衣服、鞋袜,纽扣,各种各样的叫不名的装饰品,都是温州人干的,和他们问话时时,都是慢声慢语软绵绵的普通话,而他们自己说话时叽里呱啦的,像说日语似的。林昊两人一句也听不懂。

两人感觉新鲜,像发现了新大陆,就围着偌大的市场转了一圈,他们先问你是批发,还是零售,不过零售也只是比批发家稍微高点,人家做生意就是灵活,不似林昊老家镇上供销社的批发部,只批发不零售,少于多少件不卖。还要拿出营业执照,给他钱还要求着他。什么思想观念啊,他们都是正式工人,不过后来他们竞争不过那些个体户,都破产下岗了。那不仅是思想观念,还有体制问题,林昊弄不明白。

在宿舍楼下服务部的生活用品,这里都有,并且价格不到服务部的一半。都是一样的牌子,服务部一定也是从这里批发的吧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