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工地时,已经是凌晨三点多,工地很大,用铁皮将四周围住,基础队的地基工程已经完工,接着上场的便是他们泥水大队的主体小队,工地四周散布着一些机器,有的还在轰轰的作业,不时的还有些人在加夜班打混凝土。吴刚安排工人们又是打帐蓬,又是安排饭菜,等大家忙完以后,又是天明了。吴刚本想在上午好好地睡一觉,到下午再去见成功,可是,刚刚睡下,成功便派人来找他了,吴刚没有办法,只好带着百里清一起去见成功。成功就是这个工程的总工程师,在国内的建筑行业,绝对是一座泰山。
在吴刚的想象中,总包头,成功等上级领导都是一付模样,那就是挺着大肚子,额角很高,头发很少,戴着眼镜,手里总是拿着一叠资料或者拿着什么仪器在他们的跟前晃悠。可这回他走眼了,如果在厨房见到他,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个烧火的,如果在工地上见到他,你一定会认为他是一个挑灰桶的,如果他穿得再破烂一点,手里拿着一个破碗,站在路边,说不准还有人会施舍钱给他。准确地说,吴刚和他说了好一会儿,还是不能确定,他到底是不是成功,直到有几个吴刚认为应该是成功模样的人走进来,对他恭恭敬敬,一口一个成总称呼,吴刚才确定,眼前这个瘦瘦的,黑黑的,背还有点驼,衣服很是朴素的老头便是成功。
成功和吴刚谈了一会,吴刚点头哈腰,唯唯是诺,额头上汗滴都涌现了,第一次接这么大的工程,本来就没有信心,再者,又直接面对他的最高上司,心里不免有些发毛。他都不知道是怎么回到工棚里的,更不知道成功和他谈了些什么,这也是一种有趣的情况,这也是人类的一种通病,越是重要的话,重要的事,越是听不清楚,记不清楚,甚至目的都不清楚,所以,很多的人不知道自己的特长是什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路,也就不能成功。
回到工棚,吴刚就问百里清:“刚才成功要我做什么?”
百里清道:“两个意思:一是工程抓得很紧,他只给了我们半年的时间,必须把这三十层楼给建起来,他必须给后面的粉刷队以及装修队至少半年的时间,因为此工程总时间只有一年了。如果我们遇到什么问题,如基础队打混凝土未到位,建筑材料未及时到位,必须及时给他讲;二是工程质量要求很高,此工程为法国一位国际著名的设计师所设计,采用全新的方式,如倾角的处理,圆角的处理等等,都是重中之重,他给了我们的公差,是从第三十层到第一层,重心偏离不能超过0.5CM。”
吴刚道:“这么高的要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