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清并不是一个虚套的人,他从他把泥工队的分工开始说起,说到如何调动工人的积极性,如何让每个工人,都将工地上的事,在心底认为是他自己的事。最后,他还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整个工地上的事,就是一块大面包,而这些工人却又饿得不行了,所以,他们一见到面包,就没有理由不去啃,如果啃得慢一点,斯文一点,他自己的那一份就会被别人啃去。面对着这一些饿汉子,现在我们就是那些手里有面包的人,如果我们没有将他们管理好,他们要么会打架,要会来咬你的手。如果我们没有将他们管理好,那些付出更多的人,或者有足够能力人的没有吃到他们应该有的那一份,那么他们就会起到负作用。人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动物,用在正途上,他可能只有五十斤的能量,但用在歪途上,他们至少有二百五十斤的能量了。这种情况就好比我们推车子上坡,费尽了力气进展缓慢,反过来只须轻轻推一下,车子就会滚出好远好远……”百里清足足说了半个多小时,这些工头们,有的地方似乎听懂了,若有所思地点头,有的地方却好像还是不太懂,是的,将以前的规矩全部打乱,重新建立一套新秩序,并不是在短期内让每一个人都可以轻松接受的。成功对百里清的演讲很是满意,他一直都没有插话,只是用鼓励,赞赏的眼神支持百里清。等百里清讲完了,他再带头鼓掌后总结道:“怎么样,这样的管理模式,你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吧。看看人家泥工队进度与品质,再回过头来看看你们自己,管理方式的不同,产生的效果也是迥然不同的。你们回去以后,再好好想想,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再去向百里清请教。”
四点钟,百里清回到了工地,正巧碰到了吴刚,吴刚一见到他就问道:“是不是成功召集工头,技术员以及工程师们在开会?”百里清道:“是”吴刚又问道:“所有的工头,都去了吧?”百里清道:“是”吴刚没有再说话,只是用怪怪的眼神看着百里清。百里清也觉得怪怪的,但问题出在哪里,他却想不出来。直到吃晚饭时,一个工友在闲聊中无意提及“百里清是不是要当我们的工头了?今天下午的工头大会,成功没有叫吴刚,却叫百里清去”另一个工友说:“不至于吧,吴刚不是做得好好的吗?虽然百里清也做得很好,但是,成功也不可能说换就换吧。”“怎么不会?吴刚泥腿子一个,而人家百里清,却差点成了大学生。”“大学生怎么了?要说技术,十个百里清,也抵不上吴刚一个人。”“技术有个屁用!看看百里清的管理,人家管得多好!”工友们也没有想到,此刻百里清就站在食堂棚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