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那个白发苍苍的老先生回话了,“再怎么说,人家也有高一的水平,而反方主张的宽进严出的方案的牺牲品,他们则只是初中学历而己,高一与初三,谁高谁低,这个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了吧?”
见双方又有舌战之可能性,局长连忙制止道:“静止,静止,你们先把饭吃了再交说,可否?”
这一天,对于柳风云来说,他是累得不行了,第一场辩论,辩论没有结果,正反双方都有足够的理由,可以将自己的观点立起来,也可以将对方的观点给驳下去,可以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局长是没有办法下结论了,他只好要求记录员如实记录,交由上级去裁决。
这个事情太重大,他无法裁决。双方的理由各占一半,他也无法提供参考意见。
这个问题,可以这样说,不是教育部这一个部门就就可以裁决的,中间还涉及到很多部门,甚至包括国防等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关联的部门。
对于李美丽的这个论题,局长这回聪明了,他不再像上个议题一样来展开辩论了,免得越辩越看山也不是山,看水也不是水。他这回将问题丢出去,然后问大家的意见。
这个问题是李美丽的问题,边缘学科是否可以从初高中开始分开。如同高中一样,在高三就开始文理分科。
这个问题出乎局长的意料,几乎所有的意见都是倾向于不同意。为什么这样子呢?后来那个记录员整理资料以后,得出以下几条:
一。边缘科学,必须打好基础。相对应来说,初高中的九门功课,都是基础学科,如果基础没有打好,也就可以存在你的知识储量不够,到时候,会产生种种意料不到的事情。比方说,语文是大家都不太喜欢的科目,如果语文成绩不好,那么你的表达能力就差,你就是发现了一个定理定律,但无法表达,只能烂在你的肚子里,这是一种悲哀;再比方说,一个喜欢翻译的,英语成绩必须得好这是前提,但是,数学成绩也不能太差了呀,数学,在绝大多数时候,并不是考量一个人的数字能力,而是他的思维能力。特别是有些数学题目,如同破案小说中的推理一样,从甲推出乙,然后再从乙又推出丙,然后再又由丙推出丁,然后再一直朝下推,直到推出你想要的结论为止。在进行推理的时候,你除了考虑是否必然有这种可能以外,还须考虑有没有其他可能性,如果有的话,他们存在的机率又有多少,如果没有,那么,你就必须反证,必须确保有且只有这么一步,可以推往下一步。数字更多的是考量一个人的思维能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