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件事,大家都知道了几件事:
一,工地的所有事情中,质量问题是第一的,杨博说不行,就是不行,你就得返工重来,去和杨博理论没用,去向成功告状也没有,搞得不好的话,还会扣你一天半天的工资;
二,工地上的事,都是成功说了算,成功认为可以的,就是可以,他认为不可以的,就是不可以。其也所有的人,都只有建议权,对于成功的命令,他们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执行,无条件的执行。包括林江也是一样的;
三,百里顾问,并不只是一个顾问那么简单,他这个人,有头脑,有计谋,比起成功来,更加不好对付。偏偏他想的,他说的,都是对的,都是别人没有想到,在众人的心中,成功就是刘备,百里清则是诸葛亮,至于钱多他们等,最多也只能作一个偏将军等。
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倚,至于是福,是祸,主要看处理的方式。林江在事后,他曾经对自己不止一次地想过,如果这件事,让自己来处理,他会作怎样的处理?他怎么看,这件事,都是大事,这些工人们,都冲动着很,可能一言不合地大打一场,再者,他们对质量检查员,普遍都有一种排斥心理。林江通过系统的分析,这件事,他来处理的话,会造成以下的后果:
一,对于杨博与刘明在初始阶段,他可能会各打五十大板,这样的话,可能会双方都得罪;
二,如果刘明如此强势,他可能会最终屈服于他,这堵墙也许不会拆掉重砌,又会给后续的粉刷工程带来极大的麻烦;
三,最重要的一点,他一定会激发此次矛盾,使他们发生帮派性的拼斗。
四,才是对工程致命的一击,对于刘明等人拉帮结派,集体危胁的事,他一定会紧张,他只要一紧张,刘明他们也会显得更加得势,这样的话,只会造成两个后果:一个以后被他们牵着鼻子走,他们要你往东,你就只能往东,他们要你朝西,你就只能朝西,以前他就有这样的感觉,李思江名义上是他的下属,可是很多事情,都是他说了算。自己作什么决定,还要考虑一下他的感受,而他考虑问题时,根本就不把他当作一回事。另一个后果是,他也强硬起来,结工资让他们走,结果,工程也没有人做,而且工程款也被他们带走相当大的一部份。如果以他来算,他一定会给那些大工师傅们至少一百元一天,小工们也有七十元一天的。
他最后的结论是:自己在处事方面,还是太嫩了,不要说不是成功的对手,就是百里清,也是远远不如。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