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这篇说辞的部分剪接:
刚进这所学校时,听家长以及上一届的学哥学姐们讲,这是一所好的学校,那个时候,我们以考进了这所学校而自豪,因为,我们已经看到了大学的希望;可是,高中的学习,压力是何等的巨大,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多多少少的偏科现象,为了这,老师们也是想尽了办法,一个个的找我们谈心。当我们的成绩有退步时,老师比我们更着急,当我们的成绩有一点点起色时,老师则要求我们更好一点,再进一点,保持它,创新它!一次次地给我们打气。
为了我们,老师费尽了心思。特别是我们最敬佩的张颖老师,为了激起我们对英语学习的渴望,她想尽了办法,给我们编故事,给我们读英文小说,给我们设置场景,让我们充分享受英语的乐趣!在张老师的教育下,我们不是在学习,被动的学习,而是在享受,享受英语带给我们的一切!其他老师也是一样,为了我们,不仅是老师,有时甚至是小丑,有时是导演,有时还是我们的一个配角!
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要我们对学习感兴趣!让我们的成绩,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有的老师,为了教学,把自己的终生大事,放在一边,用如花的年华,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可是,他们怎么感觉到,学子那个时候的心情,除了感激,还是一种沉重进的罪恶感!为了我们的学习,老师没有去相亲;怕影响到我们的学习,老师请求家里,再给一年,请求他们的对象,请等一年以后再结婚。为了怕影响我们的学习,老师忍痛将已有几个月的胎儿打掉!
这是何等的牺牲!这是何等的情操!可我们呢?考上了,我们顶多送上一块不用言语的匾,用这块木头代替我们的感激之情!但是,木头可以代表吗?不能!没有考上的,对老师则没有任何的感激,甚至会产生怨恨,自己没有考上,是老师没有教好,而不是自己没有学好!
老师给我们天大的恩情,我们还不起!
老师求我们给了些什么没有?没有,一点也没有!甚至当面相遇,他们都不会祈求学生会主动叫他一声,而是先叫学生。
我们明天就要离开这所母校了,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记载我们太多的思念,这里的一砖一瓦,都承受着我们太多的感激!
我们知道,我们无法表达我们的感激之情,我们只有祈求上天,给老师一份安宁,给老师一份健康,给老师一份和谐。
也许,我们三年以后,再来母校看望老师时,有些老师便会离开这里,到那个时候,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