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清不昏,他读书有一个很好的习惯,就是先读目录,通过读目录,他对这本书的大体意思,也就明白了三四分,然后对于那些重点的章节,他才作重点的学习,对于那些不怎么重要的部份,他则采取一目十行的办法,草草读过,不然的话,他也不可能在他的高中时代,做到事半功倍。现在这个办法,依然管用。
但是有一个问题,有一些严重,就是这些书,全是英文的,他的英语水平虽然可以,能够做到阅读与书写,口语沟通,也没有多大的问题,但他毕竟不是专业的翻译家,他不管是看也好,还是读也罢,还是有一些吃力的。
他只能将除了吃饭,睡觉以外的所有时间,全都用在学习上,就是在高考的前几个月,他都没有这么用功过。这也算是奇事一桩了,琼斯他们对他的学习进步也抓得很紧,不时进来给他辅导一番,表面上看来,琼斯对他什么也有说,可是,琼斯不止一次与他的其他学生讲过,他带过的学生没有一万,也有九千了,算来算去,还是一个半路弟子,最为厉害。每一次他与百里清讲话,他能感觉出来,百里清在快速的成长。
“依他这样的进度下去,用不了多久,我就没有什么可以教他的了。”当成功回来以后,他见到成功时,这样说道:“这小子就好像一块干透了的海绵,一块巨大的海绵,看来我肚子里这一点点油水,还不够他吸多久的。”
成功也笑了,道:“是呀,这小子天生是一个学习的料,说一句实在话,当年他为什么会落榜,我都现在都没有搞懂,像他这样的人,不要说是什么状元的了,也不要说考上重点本科,如中国的985,211啦,最起码,他考上一个一般的大学,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说一句大话就是将他的成绩砍掉一百分,他也一样的可以考上!”
琼斯笑了,道:“这也许是中国教育的失败。我以前也带过中国的留学生,这些中国的留学生,他们学习很努力,很刻苦,这一点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他们好像灵活性不够,不懂得现学活用,他们一般都拘泥巴于书本的东西,每一次考试,他们都可以拿到一个高分,可是,他们的实践能力太差了,他们离开了课堂,什么都不是。像中国的AA大学,BB大学等等一流的大学,它们也有悠久的历史,良好的社会环境,雄厚的教育资源,但是,为什么不能走出几个真正的有用的人才呢!现在我明白了,那些真正的才的人,被他们拒之门外了呀!如果用一个理论上的分数来决定一个学生的成绩,好像太武断了一些,也片面了一些。我也看了中国的那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