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翠气得说不出话来了,她也知道,为了送她上学,父母顶住了多大的压力。她家的条件也并不太好,虽然吴刚是一个很好的大工师傅,也不时做做工头,只要有事做的时候,一天也有一百多元的收入,可是,全年三百六十五天,能够干多少天的话计呢?在外面还好一些,至少农话就不会耽误他的事,但在外面干,今天没有料,明天下雨,后天又没有接到工程,一年下来,也就是二百天还要少一些,全年也就是两万的样子。两万元在当时,也算是很高的了,可是,他外出了,家里的农话,王苗一个人怎么接得下来?这里请人,那里请人,而且家里的人情钱,也是一笔不少的开支。家里的情况,也并不是很好。最多也是中等偏上一点。
于是好多人劝吴刚,翠翠长得那么漂亮,你家里环境也不错,你就不准备几个钱,找一个倒插门的女婿?而且依你的条件,只要将房子做好了,一定有人来。在当时,养儿防老这个观念很是严重,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观念深入人心,在当时吴刚和王苗决定再不要孩子时,他们就受到过村里人的共同攻击。
现在翠翠长大了,又长得如此的标致,于是,吴刚的那些亲戚,开始为吴刚打算了,有些人还给他制定了步骤,第一步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等等,依他们的步骤,都将造房子列为第一位。
吴刚也算了算,以现在的积蓄,做一幢房子,还是可以的,七八万的房子,在当时也算是不错的了。正在他们也着手准备时,翠翠的高考成绩出来的。翠翠考上了本科。
这是好事,也是难事,是送翠翠读书,还是建房子?两者只能选其一。
吴刚的那些亲戚朋友,都劝吴刚还是选择建房子,你想招女婿,如同娶媳妇一样,人家也是须要看你的条件的,翠翠你就是读了大学,你的硬件还是没有达成人家的标准,人家也不会依你。几乎所有的人都是这样劝吴刚的。
吴刚知道,他们是为了他好。养儿防老,要的就是这个效果,生个女儿,招个女婿,也是一件美事。很多人做梦都梦不来的。他们还有条件挑一挑。
可是,翠翠并不这样认为,她坚持读书,而且,她对招女婿的事,也极不关心,甚至是反对,她的理由是:“一个男子汉大丈夫,连个媳妇都娶不起,还要来一个倒插门,不是一个爷们,这样的人,不嫁!”
吴刚和翠翠发生过很多次的争执,翠翠的舅舅,姑父等人都不止一次和她讲过很多大道理,他们从吴刚身上着手,然后再替翠翠着想,说了一大堆,可是翠翠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