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021、新学校(第1页)

“回城”这两个字,是第一次出现在兰春的脑海中。在这之前她从没想过这样的问题,当然也没想过一辈子扎根在农村。这次的知青下乡,她是主动要求来的。一来是响应国家的号召,来接受农村生活的再教育。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兰春把这次下乡,当成一次特殊的上学。

所以在来之前,她对农村的生活,是有着美好的憧憬的。脑海中翻来覆去的,出现那首“一条大河波浪宽……”

尽管来来之后发现现实与想象相去甚远,但渐渐的,她还是从这简单的甚至有点清苦的生活中,找到了一些质朴的东西,这些东西令她的心,感受到了从没有过的宁静,使她感觉到了生命的蓬勃。

并且她的确从没想过回城的事,她没思考那么远的东西,她甚至不觉得自己对未来应该有什么规划,只觉得,眼前有很多的事,必须要做好。比如,教会这些孩子读书识字,比如,说服牛大犟,让孩子来上学。

所以,村长对她说的这些话,并没有对她的眼下,带来什么影响,更何况,这只是一个还未到来并且不知道什么时候才真正到来的消息。

兰春从不为还没影子的事费心,她觉得走好脚下的路,就是对未来最好的准备。

可这事,说来就来。两个月之后,村长就从镇里带来了确切的消息,过了秋收,青龙山的培训班就正式的开课了,现在就在各个村子,开展报名的工作。

报名的条件没什么特殊的限制,只要有一定的文化基础,就可以参加培训。

于是发生了两件让兰春吃惊的事。

第一件事,是村子里竟然有好几个人报了名,当然有与自己年纪相仿的,也有两个年纪偏大一些的。

在兰春的印象中,村子里有文化的人并不多,栓柱也说过,之前开班学校的时候,讲课的老师嫌这里的生活艰苦,就都走了,所以还是村长和会计代了一阵子。

真的没想到,村里还有这些接受过教育,有些文化的。

不过后来她才慢慢的了解了,当初开办学校,是村子里自己张罗,镇里多少给了点支持,所以任职的教师,是没有多少薪水的。充其量不用跟着其他的农民那样下地去劳动,也会赚到一些“工分”,但这并不足够吸引那些人。所以,村里这几个读过书的人,便没人愿意接下这个任务。

第二件让兰春感到意外的事,一些知青竟然也自愿的参加了培训,尤其是白秋华。当初刚刚传来这个消息的时候,她是反对的,她担心培训毕业之后,会被安排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