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留下来,这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人人都知道,留下与否,兰春的人生轨迹,将会有巨大的不同。但兰春的留下,却并没有人们想象那样的轰轰烈烈。就这样淡淡的,轻轻的,甚至没发出任何的声响。
村部里所有的知青都走了,西面的屋子变得空荡荡。西屋的白秋华早就走了,现在整个院子的晚上,更显得空旷。
兰春跟老村长申请,想搬打村西的黄毛家去住,自从黄毛的奶奶去世之后,那个破旧的院子,就只剩下黄毛一个人。他只有十来岁,还是个孩子,还需要照顾。
老村长当然明白兰春的用意,什么都没说的点头答应。然后找了叶国华,让他带上村里的民兵,再找一些闲着的村民,帮忙把黄毛的院子好好的收拾收拾。
对于兰春的留下,这是大多数村民愿意看到的,尤其是那些孩子的家长。他们得到了消息,纷纷的拿起铁锹和扫帚,出门跟上民兵的队伍。当天中午的时候,黄买家的院子里,便聚集了三四十号的人。
男人们铲掉院子里的荒草,清理地面上的杂物。几个擅长泥瓦活的搬石头,和泥巴,修理坍塌的院墙。杨木匠找来几根粗壮的木头,叮叮当当的修正,打算做个新的院门。叶国华带人揭掉了窗子上破烂的塑料,把村部的闲屋子里的窗子上的玻璃拆下了几块换上。
女人们掀掉了满是尘土的炕席,刷洗干净,铺在院子里晾晒,烧了一大锅的热水,投湿了抹布,把屋子里那唯一的柜子擦拭干净。
就这样,一直忙活到了天色渐晚,夕阳撒下了一片通红,把整个村庄染红。
人们这才收拾起带来的工具,三三两两说笑着离开。
这可能是这段时间以来,人们最开心的一次集体劳动了。
下班回家之后的兰春,带着黄毛,回到家里。尽管她知道叶国华带着一些村民来帮忙收拾了,但看到焕然一新的院子,她还是流下了眼泪。
王兰花带着几个妇女来了,抱来了两床被子,虽然不是新的,但也都浆洗的干干净净。叶国华又抗来了一袋子粮食,直接放进了外屋的厨房。
“别走,留下一起吃饭吧…”
兰春不善言谈,心中激动,却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语言表达。这是她唯一能想到的感谢的方法,绝对发自内心。
“得了得了,我还有事,得走了,走了,国华啊……”
王兰花拉了一把叶国华的胳膊,叶国华也赶紧转身,跟着王兰花往外就走。兰春目送他们走出院门,院子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