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067、第一袋面(第1页)

接下来的半个月,恐怕是整个尖山沟村人过的最漫长的半个月,电线杆埋好了,电线架好了,电灯装好了,就等县里那边,推闸送电了。

没电,灯泡不会亮,于是人们便只能等待。每晚,在灯泡下像往常那样,点着煤油灯,点着蜡烛,用这点微弱的已经习惯了的灯光,照亮头顶上的电灯。

灯泡崭新,玻璃罩子光亮透明。映着煤油灯的光,也能闪闪发亮。这东西新奇,人们对他特别的期待。毫不厌倦的一遍又一遍谈论着来电那一瞬间的猜想。灯会怎样亮起,会发出什么颜色,在电灯的灯光下拉家常,会是怎样的感觉。

其实更焦急的,当然是黄毛。同他一起回来的那些同学中,已经走了几个只是帮忙的。这是他主挑的事情,等着未来,扛着过去,早晚要一个人撑着。

他等着来电,等着眼前的这些铁疙瘩机器,能顺利的运转起来。他不知道村民们到底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彻底的相信和习惯到这间粮食加工厂来磨米磨面。

其实,他考虑的很周全,几乎详尽了没一个细节。条条结果,都指向成功。可越是如此,越让他不安。但除了等,没别的办法。

半个月后来电的日子,还是在一个傍晚,当时兰春仍旧在家里,给几个功课稍差一点的孩子补课。

外面的天气阴沉,所以晚饭过后,天色便暗淡了下来。孩子们围坐在一张木桌边,中间放着一盏蜡烛。

蜡烛是用平时积攒的蜡油,烧融了,灌进掏空了芯的葵花秸秆里,中间塞进棉线做灯芯,等冷却了,便又成了蜡烛。

这样的法子几乎家家都会,蜡烛燃烧的时候滴下的蜡油,反复使用,能节省很多。

窗子开着一个缝隙,所以偶尔有风吹起来,蜡烛的火苗被吹得摇曳,孩子们手中的笔在本子上落下的影子也跟着晃动起来。

兰春轻轻拍了拍,已经躺在一旁的被子里睡着的叶楼,慢慢的爬上了炕,伸手关严了窗子。蜡烛的火苗才安静了下来。

突然,头顶上闪了两下微弱的红色的亮光。孩子们抬头看去,闪亮的原来是头顶的灯泡。

灯丝又闪了两下,通红通红的,好似烧红的铁条。

“来电了来电了……”

孩子们一下子丢下手中的笔,兴奋的叫唤了起来。紧接着,灯丝又红了,不过这次并没有熄灭,而是瞬间发白,放射出耀眼的光。

光太亮了,孩子们不敢再直视。但快乐的欢呼声仍在继续,顺着门窗飘到了院子里,与整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