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春在于校长家吃了一顿晚饭的事情,很快就在尖山沟小学传开,没几天的功夫,几乎传遍了整个乡的学校。人们纷纷猜测,这个向来不懂得在领导面前殷勤献媚的倔犟固执的兰春,为什么能在于校长家吃上一顿饭?
难道她和于校长有亲戚?
对于这样新鲜敏感的话题,人们总能迅速的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很快便把猜测变成所谓的现实。于是有的人说,于校长是兰春的表叔,又有人说,于校长和兰春的父亲是同学。
不过却没人说兰春给于校长送了大礼。因为人们都知道,兰春家的生活,已经拮据到捉襟见肘。
那年教师节,金矿拿出了一笔钱,请尖山沟小学的全体老师去旅游。每年的教师节,金矿都会有所表示,一来是金矿作为国企,尊师重道是企业的文化之一,二来是一些随迁来的外地的工人的孩子,都转学到了尖山沟小学,也算是金矿的一点意思,让那些工人也能安心。
村长和刘勇商量,决定去北戴河走一走,尖山沟地处偏僻,很多老师一没见过大海,二没蹬过长城。这一趟都能解决。
村长见多识广,去过很多大的地方,凭经验测算,金矿给的这笔钱绰绰有余。虽有的老师跟着去就行了,不用自己花一分。可话虽这样说,但出门在外,怎么可能一分钱不花?兰春的口袋里已经没有几块钱了,所以,她不打算去了。
傍晚的时候叶国兰上门,进屋就塞给了兰春一百块钱,
“嫂子,去吧,多好的机会,没钱我这有,就当跟我做个伴……”
兰春有些为难,但叶国兰一脸的真诚,也只好点头答应。
尽管兰春在成立长大,不过说实话,下乡之前的那些年,除了学习就是学习,所以,无论大海还是长城,也都从没见过。
叶国华也特别的支持,其实兰春心里明白,对于自己,叶国华的心里一直有所愧疚。他始终觉得,兰春本是城里来的,跟了自己,窝在这个小山沟里,这是巨大的付出。尽管已经过去这么多年,他们的孩子都已经上了高中,叶国华仍旧保持着对兰春无微不至的照顾。
尤其是他患了胃病,彻底无法再矿上找到工作之后,索性全心的在家里照顾兰春的起居饮食。早餐晚饭,洗洗涮涮,房前屋后的农活,把他的家照顾的井井有条。
兰春没要叶国兰这一百块钱,因为她算计着,她的儿子叶楼,再过几天就要放假回家了。到时候还要跟叶国兰借学费,她不想这份钱没还上再跟人家借第二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