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个爱占小便宜的刘老七,便成了黄毛的米面加工厂的第一个顾客。
刘老七用小推车推了两袋子粮食,一袋是谷子,要去壳磨成小米,一袋是玉米,也要磨成苞米面。
今天免费,是黄毛早已计划好的,毕竟这是新鲜的玩意儿,他猜想到人们会很难立刻接受。所以他需要一批刘老七这样爱占便宜的人,做他的第一批顾客。虽然免费的这一天,他会白白的费出辛劳,还要承担这些机器一天的电费,但权当是前期的投入,早已在他的计划之中了。
于是黄毛戴上了风帽,扎起了围裙,捂上了口罩,一弯腰扛起来那两袋子粮食,直接弄到了加工厂的屋子里。这些机器的操作规程,他在当初早已经学得明明白白,推动电闸,机器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屋子里又飘荡起一阵烟尘。
磨面这边的机器只要转起来之后,便不用人工值守,下面接面的口袋嘴儿,是用绳子牢牢的扎死的。
模拟的机器也很简单,出料口有一个水泥修成的方池。池子里早已清扫得干干净净,入了口,倒进带壳的谷子,稀里哗啦的一阵声响之后,这边变成了小米。
用搓子把小米搓起来,倒进旁边的风箱,风箱的出料口是活的,有一个可以调节大小的阀门。
整个屋子里有三架机器,只有这架风箱并不是通电的,需要人力去摇动它。这种风箱已经传袭了多年,原来在尖山沟村的磨房里,也是有一个的。但这东西毕竟是用木料做成,磨房的屋顶漏了几次雨,那风箱受潮,在多年前就散了架子。
刘老七站在门口,看着黄毛动作娴熟的干着这些活计,心中不禁暗暗的赞叹。
他是这里的老户,当然知道黄毛的身世,在他的心目中,黄毛扔就是当初那个可怜兮兮的孤儿孩子。他成天低着头走路,也不爱与人说笑。
没想到时隔这几年,他竟然出落成这个样子。不但身形高大健硕,而且比以前也开朗了很多。更没想到的是,这些老庄户人家才懂得的粗活儿,他也能干得像模像样。
黄毛摇动风箱,转轴发出执拗执拗的声响,风箱里的扇叶,也呱嗒呱嗒的响动了起来。不过这些响动,很快便淹没在旁边两架机器的轰鸣声中,显得微不足道。
风箱的另外出口,呼呼的刮起了一阵康皮。谷子在脱壳机里脱掉了外面的皮子,会有一些碎屑掺杂在谷粒儿之中。就需要用这样的风箱,把糠皮吹走,米粒儿才会流到下面的另外一个方池之中。
这当然是个技术活,如果风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