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024、一筐鸡蛋(第1页)

兰春承认,在某些时候,自己是自卑的。但她分不清,到底是因为自卑导致了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谈,还是因为不善言谈性格而自卑。这对她来说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所以她根本无法弄清楚。

自从她在村部开办了课堂以后,实际上得到了不少村民的认可,即便是那些一开始认为学习无用的家长,看到了自己孩子识文断字之后的明显的改变,也觉得特别的开心。

所以走在街上的时候,人们都称呼他一声兰春老师。老师二字虽然只是个称谓,可在兰春的眼里,这是一种绝对的信任和尊重。

一开始的时候,她倒是享受这种称谓,但很快她觉得这称谓对自己是一种压力。她觉得教学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她甚至担心,如果是因为自己的疏漏,会影响这些孩子的未来。

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除了能坚持有毅力之外,别无长处。

这样的压力随着新学校的建成与日俱增,于是她陷入了矛盾之中。

一方面她特别想进入青龙山学校深造,她对知识的执着和追求是刻在骨子里的。可受当时政策的限制,她的学业已经被迫终止。所以青龙山对她的吸引,是绝对强烈的,令她夜不能寐。

可另一方面她又觉得,新学校已经建成,正式的老师将被委派过来,自己的离开,是否还有机会回到学校中来。

其实她并不是特别在意能否得到一个正式老师的头衔,更不像白秋华那样在意,如果当了正式的老师,是否就一辈子留在这穷乡僻壤。她只是觉得对这些孩子难以割舍,她的眼前老是闪现出那些孩子渴望的好奇的眼神。

担心使她变得焦虑起来,焦虑又使她敏感。在又两个月后,天气变得寒冷,而且下了几场雪,眼看着就到新年了,按照惯例,学校该放寒假。越是临近假期,兰春的这种焦虑便越严重。

可不管怎样一切该来的总会来。除夕已经就在眼前了。一些知识青年都通过了申请,回到城里和家人团聚过年去了。而兰春却留在了这。

不知为何,她突然对这片土地产生了难以割舍的眷恋,难道仅仅是因为那些孩子,连兰春自己都说不清。

跟她一起来下乡的知青留在这过除夕的不超过两三个,村长特意安排食堂拿了一些白面出来,又做了一些酸菜馅的饺子馅,王兰花亲自端到了村部的院里,带着这些知青包饺子。

在这偏僻的山村里,饺子绝对是稀罕的玩意儿,更何况今天是除夕,所以人们的气氛高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