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青龙山的培训班,兰春才明白,白秋华说的知识青年回城的事,并不是空穴来风。尽管兰春之前从没有想过回城的事儿,可当这一切就摆在眼前的时候,她仍旧陷入了无法选择的境地。
原来这里的培训班不光是做教师的培训,还有另外一个知识的提高班。恢复高考的消息越传越真,这些知识青年都是上了多年的学,在学校或许都是佼佼者,上大学这种事对他们来说,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来到这个培训班的时候,兰春的心里,是怀着对那些孩子的惦念和留恋的。但心里全部的压抑的情绪,很快便被书本里的知识淹没。
完全不喜欢考虑未来,她觉得未来是一个天大的未知数,存在着多种多样的变故,她觉得自己并不够聪明,所以不愿意为这个未知的东西来分割自己的精力。
她只是单纯的喜欢读书,她甚至再次产生了之前那样的幻觉,觉得那些书本仿佛是自己憧憬中的,农田里一望无际的麦子,映衬着秋天的阳光,闪出金黄色的光。
自己穿上蓝色家织布的外衣,腰里扎上一根绳子,头上戴着苇子编的草帽,脖子上围着白色的手巾,手里拿着镰刀,脸上带着微笑,和身边的同学们一起,兴奋的割着麦子。
那麦子一颗颗粒大饱满,麦穗儿滚沉,割了一捆又一捆,麦地无边无尽。她兴奋的蹦啊,跳呀,欢乐的躺在麦地里打滚儿,这感觉简直舒畅极了。
这期培训班比上一期的时间要更长一些,讲的知识要更深一些,更系统一些,这让兰春觉得自己是幸运的。
其实兰春的思维特别的简单,从小到大一向如此,她的大脑只能同时装下一件事,从来无法让两件事并行的纠缠。
她一心投入到培训班的学习之中,一切被他暂时的淡忘。她每天睡得晚,起得早,时时刻刻都在捧着书本。即便是在睡觉的时候,梦里出现的也是定理、公式、古诗、作文。
……
尖山沟村小学正式开始上课了,担任老师的多半是上一次参加培训的人。镇里还派来了一个中年的校长,他姓刘,叫刘勇,他又高又瘦,戴着一副眼镜。尽管身上的衣服穿的很普通,与普通的农民没有什么两样,可他的言谈举止一贫一笑,就可以看得出来,他是一个文化人。
他是第一期培训班里毕业的年纪最大的学员,据说在他年轻的时候就读过很多的书,在培训班的时候,虽然他很低调,但那些老师都尊重他三分。
整个学校的老师算上刘勇校长,一共才有十一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