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老师在电话里说,中学所有教过叶楼的老师,都认为叶楼是个绝对的大学苗子。所以看到叶楼如此的填写报考志愿的时候,他们都很意外。徐老师相信这是孩子的一时冲动,所以给拦了下来,希望兰春能跟叶楼好好的沟通一下,劝劝孩子,别可惜了这么好的脑子,这么好的成绩。
跟兰春一样,徐老师也不希望看到这么好的苗子,没考去该去的地方。兰春一下子就想起了当初牛二亮的事,劝说牛二亮的那一番话,仿佛就在眼前,她根本没有忘记。
但她却无法用这样的话劝说自己的儿子叶楼。她无法像当初给二亮讲出两种选择的结果让他自己选。因为兰春觉得,考大学对叶楼乃至于对自己的意义,远远不是将来找到好的工作,改变家庭环境那样简单。
更何况,让孩子自己选,是一件很冒险的事。叶楼的倔犟,与自己年轻的时候一模一样。与牛二亮的完全不同。如果把选择的权利交给他,他一定会坚持自己的想法。
于是兰春迷茫了,不知道该怎样去改变叶楼的思想,于是晚上叶楼放学回来的时候,兰春只对她说了一句话——孩子,我希望你好好再想想。
叶楼明白兰春的意思,其实这早在他的意料之内,在填写了这样的志愿交给徐老师的手里之后,他就知道徐老师肯定会告诉兰春。
当然这样的报考志愿,并不是他的一时冲动,也并不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完成年少的自己第一次所谓的孝顺的壮举。他是真的看到了家庭的窘迫,看到了叶国华的辛劳。
所以他没想过未来会怎样。
但兰春这简单的一句话,却让他在瞬间动摇了。为什么做了这么久的决定,在这一瞬间动摇,叶楼也说不清楚。只是在听兰春说这番话的时候,他注意到了兰春的眼睛。那眼神里的希望,如此的亲切又真实。
叶楼了解兰春当年的经历,叶国华曾不只一次跟他讲述。所以叶楼突然想清楚了,兰春之所以在当年做出如此牺牲巨大的决定,也正是因为希望。乃至于过了这么么多年,尽管她的生活一直窘迫,她一直没能顺利的转正,但希望却一直还是原来的样子,不曾改变。
叶楼还是考虑了一夜,第二天上学时候,对兰春笑了。
“妈,我听你的……”
叶楼想明白了,朝希望的方向走,才能远离生活的烦恼。
于是一个月后,叶楼预料之内的考中了县里的重点高中。通知书寄到尖山沟村,寄到尖山沟小学兰春的手里的时候,兰春哭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