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打回原形(第1页)

秃驴看了一眼包连贵笑着说:“我跑了这么多村,就这个地主婆拿得起,放得下,有跳井的,有跳河的,有服毒的,最起码还要跟我们理论一番,大吵一架的,这个女人不同一般,的确不同一般呀!”

包连贵眨着他那一双三角眼对杨大辫说:“这位嫂子过去见过大世面,人家在土匪窝里呆过,一般的女人嗜钱财如命,江水嫂子却不是这样,人家看得长远,这就叫做有见识!”

对于这种莫名其妙的夸奖,杨大辫淡然一笑说道:“我说过,钱财都是身外之物,活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我觉得,人还是受苦一点好,本来嘛,我这个人过去就是个受苦人,再受一点苦也没什么事。”

许多人都会在某种条件下说出这句话,“钱乃身外之物”,可问题是,真正能够把这个理论落实到实处的人确实不多,杨大辫做为一个女人她居然做到了,这不能不让人深思。

可以肯定地说,任何人失去财产心里都会是痛苦的,然而杨大辫做为一个“地主婆”为什么能够想得开呢?后来的人们揣测,第一,她意识到,划成分,没收财产这个事,是不可避免的,既然是不可避免的,为什么还要跟人家较劲呢?第二,她在土匪窝里呆过,知道人的吉凶祸福都是相互转化的,如果凭一己之力硬给自然规律唱对台戏,那只能是自取其辱!

四十五年后,当杨大辫烤着火,兴致勃勃地给自己的大孙子讲这段故事时,她老人家是这样说的:“睦国呀,当时人家来分我们家的财产时,我是这样告诉他们的,快把这些东西拿走,我们家不要了,不要了,哈哈哈哈!”

那么杨大辫到底是怎么思考这个问题的呢?因为在她的内心深处,还有比财产更重要的事情,那就是人的安全和健康。

包睦国觉得,正是因为自己的奶奶杨大辫有这种不同于常人的个性,才使得她能够活到一百零三岁,成为磐石村有史以来唯一的百岁老人。也就是说,正因为她看透了人世间的一切,她本人才能以自己的行动,来适应这种改朝换代的变化。

而许多地主家庭的人们,早早地就死去了,与其说他们是死于疾病和贫困,还不如说他们是死于自己的精神——一种绝对不能接受这种残酷现实的没落精神。

我们应该记得,在杨大辫来到包江水家之前,包江水家可以说是家徒四壁,一贫如洗,经过杨大辫纺花织布买地盖房,包江水从一个穷光蛋变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地主加保长,而现在呢,老天爷又给他们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不但他们的四十亩地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