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包二林回到家里之后,包大林家族便一直处于不安状态。包二林整天带着一张愁苦的面容,而包二林的妻子于兰花则在大哥包大林面前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大哥,你看看,这丢人不丢人呀?二林好不容易出去当了个工人,现在竟然回来重新当起了农民,这怎么成呢?得赶紧想想办法呀!”
包大林沉思了半晌说道:“这肯定是包连贵这小子使得坏!”
包二林不解地问:“单位说,是我的成分不好,回去歇两天再说,可问题是,我得歇了这么长时间了,怎么还没有动静呢?”
“你懂什么?在磐石村,这种事已经出现了有好几起了,背后都是包连贵干的好事,他可以以村里的名义给单位写信,单位就扛不住了。”包大林以肯定的语气说。
“大哥,那我们是不是要给包连贵说说好话呢?”于兰花小心翼翼地说。
“决不能跟他说好话,说了也不管用的!”包大林怒气冲冲地说。
“那该怎么办呢?我总不能老在家里呆着吧?”包二林哭丧着脸说。
“这事呀,我们必须往上面发展,最后让包连贵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这样就没事了。”包大林似乎已经胸有成竹。
接下来,在长达一年的时间内,包二林都呆在家里。而包大林呢,则是三天两头往公社和县里跑,包大林的理论根据是,我们的伟大领袖说过,干革命工作,要尽量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而我们党的政策是,对于地主子弟,决不能搞株连,也决不能把上一代的事情算到下一代身上,老子是老子的事,儿子是儿子的事,而在包大林的内心深处,他的真实想法是,即便是算上我们的老子,我们的老子包江水也根本没有什么事情,为什么就不允许我的弟弟包二林去为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流汗呢?
还别说,在县里和公社,有的干部还是听进去了包大林的意见,就在这一趟趟的“信访‘过程中,上级领导终于做出批示,我们可以给国家水电二局去一封信,把事情说清楚也就是了。
第三年过罢年,包二林兴致勃勃地出发了,因为他接到了单位的命令,他包二林可以重新上班了。毕竟包连贵仅仅代表的是磐石村的意见,县和公社一级的意见,似乎比磐石村的意见更显得重要。
包二林事件的圆满解决,大长了包大林的士气,大灭了包连贵的威风。不久之后,包连贵就黯然下台了,他倒不是因为包大林去县和公社告状而下台的,而是因为一场运动,他被对手抓住了一个把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