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同学们的哭声更大了,有的捶胸顿足,有的歇斯底里。就在这种从未有过的悲伤的气氛中,包睦国又一次哭出来了。他觉得,我们的伟大领袖太不容易了,为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人民,一生殚精竭虑,勤勤恳恳,据说他的一件衬衣上面就有六十七个补丁,这是一种什么精神呢?这就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具体写照呀!
当包睦国做为一个男孩子正在哭哭啼啼的时候,他并没有想到,这场悼念仪式之隆重,这场追悼会用时之长。
而他的班主任武刚刚呢,则在接下来的时间里,细致地观察着每一个学生的悲伤表情,以便确定让那个学生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够顺利地入团,或者被评为先进团员。
起初,包睦国认为,武老师的做法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并且很具有创新精神。最后他发现,武老师的做法实际上是在鼓励人们进行可耻的舞弊。
原因十分简单,所有的学生都是进化的人类,在你没有公布这一评判标准的时候,他们的哭声是自然的;而在你公布了评判标准的时候,他们的哭声就完全可以装出来。
譬如,原先默默哭泣的,会变成放声大哭;原先声嘶力竭的,会变成捶胸顿足;原先歇斯底里的,会变成鬼哭狼嚎。实际上包睦国注意到了,在全部学生的哭战中,起初的哭都是自然而然的;而最后的哭都变成了一种可耻的表演。因为单就人类的哭文化而言,他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并不是人们可以无极限的哭下去。
第二天,全班都在公社里参加悼念了形式,包睦国由于腿脚不便,并没有去成。而从同学们传达回来的信息是,那整个是万人空巷,万分肃穆,要知道,这是建国以来发生的最大一件事,年轻的包睦国完全可以想见这个声势。
接下来,悼念仪式又在磐石村的学校全面地展开了,包睦国记得,那时候没有录音机,因此也就没有播放哀乐的机器。但是这个难不倒磐石村学校的领导,他们把前不久受批评的音乐老师包之境请了出来,这小子也真不含糊,很快那种哀乐的旋律便从他的指尖被弹了出来。
包睦国看到,一批一批的学生和老师,以及社会上的所有人员都在肃穆的气氛中走进悼念厅,然后又低着头走了出来。
应该说,这是包睦国所经历的最大的悼念仪式,很快,包睦国就在学校的大喇叭里听到了一个新的领导人在致悼词时所发出的声音,包睦国记得非常清晰,那不是普通话,而是具有浓重地方色彩的不知名的方言,内容大概是这样的:“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勤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