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康眨巴眨巴了眼睛说:“跃吾呀,你到过大城市,这种事情在那里是不是也很多呀,这玩意儿究竟算不算好事呢?”
包跃吾想了半天才十分肯定地说:“我虽然说在大城市上学,但接触社会并不多,我只是从新闻上看,这种事在城里这两年也是越来越多了,我的印象是,这都属于低俗之事,是正常人所不屑于理睬的,在我们学校里也有,那都是老师之间的。”
包睦国则第一次反驳道:“当然了,对那些太监男人而言,这种事情很可能是惊世骇俗的。然而,这种男女之事,对某些人而言,却是事业上的催化剂,譬如凯撒大帝、拿破仑皇帝和肯尼迪总统,他们也有类似的绯闻,他们是女人和事业两不误,换句话说,在他们的整个人生中,女人成为了他们事业的晴雨表,也就是说,只有在他们的心中,持续地保持征服女人的能力,他们才能在事业上有所作为。所以绯闻在他们身上发挥着正面的作用。而对某些男人而言,却整天在女人方面狗苟蝇营,但在事业上没有任何作为,这种男人才是低俗的。”
包跃吾拍手称赞道:“高见,高见,想不到睦国爷即便在村里,看问题还是这样尖锐和准确,你是不是读了不少的书啊?”
还没等包睦国说话,包康就开始为包睦国做宣传了,“是呀,我看的书都是从他那里借来的,睦国好像没有别的爱好,都把钱买书了。什么《丑陋的中国人》呀,《宇宙流小说选》呀,这些我都在他那里看见过,要论见识,在我们村里,睦国堪称名列前茅呀,对了,包英胜结婚时,人家没有送东西,而是送了一套《水浒传》,这就叫有文化,有见识呀!”
听着包康这肉麻的吹捧,包睦国颇感觉难受,怎么说呢?他现在正为当时送给包英胜那套《水浒传》而后悔呢,现在好了,送《水浒传》却成为了他包睦国“有文化,有见识”的标志,他怎么能够接受呢?他甚至想,如果当初他不送给包英胜那套《水浒传》的话,也许就不会有今天的事了。很明显,周翠莲从潘金莲的故事中学到了某些精髓,以至于酿成了今日这种不可收拾的局面。
包睦国有些脸红了,他摆了摆手道:“千万别提那套《水浒传》了,我正为这事烦恼呢,那上面介绍了太多的人类情感,一般人消受不起,有些人甚至会学到他们不该学的东西。”
包康也属于初中毕业,在那个年代就算得上村里的文化人了,他敏感地注意到,包睦国似乎话中有话,于是就接过话头说:“睦国,考你一个问题,就像咱们村那些整天到镇上去买春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