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幼的包睦国似乎还没有理解这句话的深刻含义,又过了二十年,在激烈的宅基地争夺战中,包睦国才知道他的三叔包三林是蓄谋已久的。
包大林最后一个孩子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包大林和高淑惠都非常高兴,磐石村的居民也看到了这一点,于是他们纷纷给包大林家送花布,来表示祝贺。
按照农村的习俗,一般情况下,第一个孩子是要吃面的,接下来的几个孩子就不需要吃面了。然而某些个别情况例外,譬如包大林的这个小儿子包睦心。
首先,包大林的第一个孩子是个闺女,而在公安时根本就没有吃面,为什么?因为那时候的条件太艰苦了,还要保护自己的父亲包江水。接下来呢,就是包睦国了,生的时候自然是十分高兴,但是他毕竟是排行老三,没有资格吃面。往后呢,包睦国又得了小儿麻痹症,要知道,这是包大林当时唯一的儿子呀,在这种情况下,又连续生了两个闺女,最后不管怎样,高淑惠顶住压力,又生了自己的小儿子包睦心,我们可以想一想,这对包大林来说是多么兴奋的一件事!
一方面是由于包大林在磐石村的卫生室工作,权力和影响力非常之大,另一方面是高淑惠和包大林的个人人品很好,因此,磐石村的父老乡亲都来表示了诚挚的祝贺。
望着二百多块布,高淑惠忧虑地说:“人家拿了这么多东西,我们拿什么来答谢人家呢?”要知道那时候还没有方便面和火腿肠,这个问题似乎很难解决。
“要不这样吧,东头唱戏的那个老李头,炸的软油条不错,让他来帮帮忙,这不就行了?”包大林微笑着说。
“那得要多少油和面呢,我们家可是没有那么多的东西呀!”高淑惠继续忧虑地说。
“这个你就不用管了,我自己会想办法的,我们总得对得起人家吧!”包大林很有把握地说。
在柏河流域的农村,油条有两种炸法,一种是硬油条,属于传统做法,虽然吃着也行,但口感不好;另一种是软油条,属于新式做法,里面可能加了某种发泡剂,外面很大很虚,口感很好很舒服。
三天后,唱戏的老李头到了,他穿着白色的罩衣,手脚麻利,动作轻快。直炸了一天一夜,一大堆虚油条终于诞生了。
在包睦国年幼的心里,他知道,这可能是磐石村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吃面阵容之一。
在那个年月,包睦国似乎在各个方面都不想输给任何人。当他发现,包英胜在动作飞快地走路时,包睦国所采取的也是那种走法,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