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能流利的去培训了,那么梁姐的新要求又来了,那就是培训的语言要生动、风趣,培训官要有阳光的心态,要有丰富的表情,不能像背书一样,一趟培训课下来,让众人感觉是在听你汇报培训内容一样,这样就相当的失败。
按梁姐的说法,这一项雨琪占尽优势,天生的古灵精怪,风趣,多变,不过需要适度,并不是所有员工都能参透和理解她古灵精怪式幽默,要求雨琪学会控制,什么话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不能再像和朋友在一起一样,突然蹦出一句幽默来,朋友能理解,那是因为经常在一起,大家彼此熟悉了解,而刚来的新员工却不一定能消化这些。。。。。。
而卓凡与雨琪恰恰相反,他这个人看着就老实,踏实,语言这一块,比较平和,梁姐觉得这小子有些自卑,缺少自信,最起码在工作方面是这样的,生活方面应该会好些,学习方面他是最优秀的,能现学现用,这点是梁姐最欣赏他的地方。
对卓凡梁姐寄予厚望,专门给他制定了方案,要求他先将培训内容背的滚瓜烂熟,然后让像演讲一样的大声的说上几遍,每次上台前,梁姐都会亲自指导,指出不足,纠正错误,做到完美再上台。
用梁姐的话说,就是这种语言方面,如果没有天赋,那就需要加强训练,当训练到一定程度,无形中就能口吐莲花,不管是作为培训官,还是销售员,语言便是你打开大门的金钥匙。
这些做到以后,就要求在培训中加入互动环节,而这个互动环节主要是调动台下员工的积极性,让其参与在其中,让培训内容能深入人心,到达培训后员工能将内容实实在在用到工作岗位中去。
只有全体参与了,到了实践中他们才能想起来这个环节公司是如何要求的,我应该如何去操作,如何如何才能算是合格产品,特别是生产型企业,每环节的工序都要按公司的要求做,前面每道工序合格,才能保证后面的工序合格,最终做出合格的产品来。
往往一个不合格的产品,只是出现在某个不起眼的小环节上,而如果到了最后一步才发现缺陷,那只能废掉整个产品,因为返工要比重新生产一个的成本还高,所以一道工序问题,可能导致损失三个产品,这也就是优秀企业和普通企业的区别。
其次就是树立典型,在培训中,我们不能千篇一律的讲,互动,而是要在讲和互动中找出典型来,用典型树立榜样,一方面是要鼓励典型,将他作为标杆,另外一方面要更进一步要求他主动去完善,让他在培训中找自己的不足,很好的让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