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那次王志远到李向阳果园看过之后,他从心里有些佩服黄伟杰和李向阳他们那种为了到达人生一个更高的更自由的阶段而对过去追求的否认。想想,也是,谁的一生会为着青春时期的一个梦想而一成不变地努力呢,更重要的是,时代的变化使当初梦想产生的初衷也变了实现的形式。
当年之所以那么心无旁鹜地奋战在高考场上,那是因为高考是当时实现跳出“农门”的唯一路径。而等到真的达到了并过上小城的生活时,便有了更大的梦想,那就是希望能成功,能在一群人中能有那么一点优越感,于是,有人从商,有人辞职做了个体户。至于,读书时的专业似乎并没有多少个人有自我实现的目标。在物质和精神并驾齐驱的成功里,做为一名教师,已经成为了一名校长,这已经是成功了。但是,这成功在面对下海从商的许多大学同学来说,这只是一种身份的提升,却没有在经济上有更多的获利。于是,王志远计划着找人一同办一个教育机构。
对于教育培训机构,这对于王志远来说,还是从事自己的本行,但是,这机构不能用自己的名字来申请,所以,他要找一个能合法申办营业执照,工商执照的合伙人,而且这事不能张扬,得在暗中进行。
那天晚上,王志远和妻子谈了一下自己的看法,陈渝贞并没有表现出很大的热忱,但她对丈夫的行为还是支持的。
从租铺装修到申办各种证,来去也就两个月时间。合伙人就是一个有教师资格证的一个从民办教师队伍中被辞退的数学老师。而这数学老师因为要生二胎,所以,也没有到外面求职,遇到王志远,那是英雄所见略同之感,于是,两人便开始了这教育机构的创办。
王志远没有过多地去参与机构的管理、招聘,他只在幕后做策划,当然更重要的是他是资金的投资者。一开始只是做初高中的数学辅导,后来,迅速发展了物理、化学等理科学科。对于辅导中心来说,理科的提分是相对容易的,不象文科那样永远搞不清你的积累是否真的可以体现在考试的分数上。
教育机构因为合伙人叫肖弘,所以,他们就把教育机构命名为弘志教育。弘志教育因为很多老师加入了这个团队,所以,招生并不存在太多问题,虽然家长对于校外辅导的意识并没有省城广州那么强,但是那些经济不成问题又想让自己的小孩在高考场上为自己争回点脸面的家长,还是很希望能到弘志教育辅导的。
每个周未,王志远就以找肖弘为由到机构去视察一下,那天他刚走进教育机构的办公室大门,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