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表演的角度来说,人生就是一出戏,一个个的角色变成了不同阶段的自己。如果人生是一支舞蹈,那么人生就是不同风格的舞蹈,时而在舞台,时而在台下构成了自己的人生。
陈渝贞因为要生二胎身材走了样,虽然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减肥,但是,终因动力不足,无法像过去那种轻盈优美地站在舞台了。虽然在别人看来,并不那么介意她的身形,但是她却忽然失去了自信。仿佛忽然知道了时光的流逝。
这时团长对她说:“渝贞,你看也做了副馆长,也不小了,是不是今年下乡的舞蹈就让舞协新入会的那位年轻人上了?”
她的心里忽着冒出了那句:“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话。心里涌出了一种莫名的失落。她定定地怔了一下。
然后想了想说:“那,我不用上台表演了吗?”团长还是用商量的口吻说:“要不,你就换一个节目,增加一下我们节目的丰富性?”
“什么节目好呢?啊-――我高中的时侯朗诵过,要不,我就朗诵高中时学的一首诗《致橡树》。”陈渝贞忽然高兴起来。
团长有些意味深长地说:“高中的作品,到现在已二三十年了,拿到现在来表演,受众性还可以吗?”
“经典的作品不被会岁月淘汰的,反而是时间让它更深入人心。”陈渝贞努力地解释着。
团长沉思了一会儿说:“这个我懂,就象那些经典歌曲嘛!好吧,这个朗诵的文学性还是比较强的,也有利于以后推出我们地方的原创性诗歌,那你就准备好这个作品吧。”
团长走出陈渝贞的办公室时,对着她似乎有意又似乎无意地说一句:“今年,我们送戏下乡队还邀请了一位年轻男孩参加,他独唱,长得还挺帅!”
陈渝贞对着馆长的背影想了半天,也不知道馆长说这话是有意还是无意的。
这个男孩是谁?和她有关系吗?陈渝贞确实不知道,这仅是馆长的告知,还是让她清楚人生舞台也在轮翻地变化着主角。
舞蹈和朗诵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陈渝贞觉得只要是站在舞台上,两者肯定是有着关联的,舞蹈用姿体表达情感,朗诵用声音诠释情感。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缘的凌宵花·····”是吗?如果真的成为了夫妻,爱不是应该相互扶持吗?那么存不存在相互攀缘的情景呢?
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存在着怎样的差距呢?这里有着艺术上的审美,却饱含着人性。
陈渝贞开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