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才这个词,古来有之,能配上这个词的人,不在少数,比如孔融,再比如方仲永。
只不过这两位天才后来都混的不如意,可以说是被名气所累,绝佳的天资终化作腐朽,浑浑噩噩度过余生。
方林自然是不想这样的,所以他每每被人称赞,都会自省一番,为人处事更加低调。
至于近些日子被人称作大师,其实方林是不喜欢这个称呼的。
在华夏,“大师”是个很有趣的称呼。
它往往用来形容那些在某一领域造诣深厚,享有盛誉的学者专家,但还有另一层用意,就是形容那些靠忽悠人谋生的神棍的。
而方林虽然自认为在木雕方面确实懂的比较多,雕刻的东西也确实不错,但大师这个称呼实在是让他听的后背发麻。
就为了一件作品拿出去拍卖,都被那些老一辈的木雕大师们戳脊梁骨,自己一个未成年的毛孩子要是敢自称大师,还不得被口水淹死!
只不过这次“大师”这个称呼从那位俞先生口中说出来,却让方林觉得十分受用。
方林上电视不是第一次了,他渐渐的习以为常,但真正从这位领导口中说出“大师”这两个字,这其中的意义,代表的是肯定,是认可。让方林觉得,自己这些年的努力,没有白费。
而陈飒也因此受益,被省里一位领导评定为省级优秀企业家,甚至还发了一张荣誉证书。
这么好的机会,陈飒却没有炫耀,也没急着去做什么宣传,而是低调的推掉了大部分的订单,只接了两单,都是在生意上有往来的合作伙伴。
“前阵子太忙了,这段时间你好好休息一下。”陈飒语气和蔼的说道。
方林点了点头,他这段时间确实是太忙了,几乎是一点私人时间都没有,现在闲下来,也好继续研究自己父亲的那些作品。
而且,暑假就要结束了,方林也将迎来自己崭新的高二生活。
如果说高一是初中生们渐渐适应高中生活的阶段,那么高二就是这帮适应了高中生活的大孩子们,即将步入高三炼狱生涯前稍微舒缓的快节奏。
重新回到校园,尽管高二课程也是很紧的,但对方林来说,其实还好。
他一直以来都是白天上课,晚上做自己的木雕,时间安排的满满的,就算到了高二,这种生活也没什么改变。只是跟陈若曦接触的时间,难免就少了许多。
上课,下课。
方林虽然现在更出名了,依然低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