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崴脚(第1页)

他搀扶着青杏的胳膊肘儿,两个人,一步一步离开沙田高地,走向炊烟弥漫的杨家圩。

这坡地高高低低,青杏的脚也一高一低,脚踝很疼,可她忍着,要不是遇上杨叔贵,脚丫子更疼。

这是午时,一路没什么人。青杏认为比杨叔贵大,真的以姐姐自诩,和他聊了会天。杨叔贵算是村里的能人,一边上着扫盲班,一边自学算术。

青杏说帮助大伙儿识字,只是暂时。种田种地才是她的本行。杨叔贵就说了几声可惜,青杏不明白这话。

杨叔贵解释,说他也知道渡口以前的福祥饭馆,知道那是青杏的爹文汝诚开张筹办,很有名气。好几回,那还是他小的时候,随娘赶集,路过饭馆,闻到里面飘出来的河豚鱼香味,鞋子就像灌了铅,就是不想走。说完他又笑。杨叔贵说好好的馆子虽然变成了学堂,但还是挺可惜的。在他眼里,开馆子,采买,算账,才是青杏的本行。种田,在地里头刨食物,脸朝黄土背朝天,风吹日晒,那真是委屈了她。

杨叔贵这人,虽然稳重,但性子耿直。

他这话让青杏想笑。

“都新社会了,人人平等。再说我老家一直就在杨家圩,我是地地道道的农村女人。我早将原先的宅子交公,现在住的屋子和大家伙儿没什么两样。你们能吃苦,我也能。”

青杏的手掌心磨出老茧,脚底板也有茧子,皮肤也不似以前白嫩。可她觉得高兴,这是劳动人民的象征,她是露出了劳动人民的底色了。

当初她和尾郎将地契宅子交了后,还是评了一个中农。这已然让青杏高兴了。中农,贫农,贫下中农,都是农民。如今的农民,还有城里的工人,都是新社会的主人。

杨叔贵笑了笑,一路说话,的确能让人忽视疼痛。

他二人刚走到一片紫竹林,霍然间,前头就有人放下海大的碗,使劲儿将两只手掌拍了拍,脸上笑眯眯地说道:“啊哈,原来是二贵子和青杏儿呀,你们这是……”

说话的正是李婶,她想当然地认为,这俩人是好上了,速度可快呀。

李婶本就一副大嗓门,有她排喧,不出一个中午,恐怕整个杨家圩都得知道杨叔贵和青杏的好事。

青杏一愣,和杨叔贵对看一眼,赶忙摇头,说不是不是。她指指自己的脚,崴了,多亏二贵帮忙。

李婶还是咧着嘴儿笑,笑意深深地看着杨叔贵。

杨叔贵挠了挠头,顺着青杏的话头,也说婶子误会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